“美聯儲降息預期再次擊敗了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感慨說。
在隔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度暗示即將降息的刺激下,美國三大股指盤中一度刷新歷史新高,其中標普500指數歷史上首次突破3000點整數關口。
截至7月11日22時,道瓊斯指數漲破27000點,繼續迭創歷史新高。
“但是,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只會遲到,但絕不缺席。”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在隔夜美股創新高期間,他發現不少主動管理型基金紛紛逢高減持美股頭寸。
瑞銀董事總經理亞特·卡辛(ArtCashin)警告稱,當前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正穩步上升。在他看來,金融市場不應對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感到過度興奮,因為紐約聯儲等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對經濟衰退的衡量指標,主要是3個月期與10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利差,目前這個利差暗示美國未來12個月內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超過3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面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所引發的美股上漲格局,不同策略基金的應對策略截然不同——一面是大量量化投資基金大舉追漲美股博取短期收益,一面則是主動管理型基金正悄然加大美股持倉風險對沖力度。
“無可否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確對美股構成利好,但這種利好效應未必持續很久,一旦市場意識到美聯儲被迫降息,是基于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可能高于市場預期,美股市場的樂觀情緒就會出現180度大轉變。”U.S。GlobalInvestors分析師FrankHolmes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目前不斷創新高的美股,儼然正處于誰接最后一單的激烈博弈階段。
量化策略資金追漲美股
隨著美股再創新高,此前一再呼吁減持美股的大型投行再度被“打臉”。
7月7日,摩根士丹利首席跨資產策略師AndrewSheets團隊發布最新報告,建議投資者將全球股市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減持”。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無誤”,摩根士丹利已經將美國和新興市場股市的投資比重調低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值,原因是他們認為經濟衰退正令全球股市整體平均回報預期接近過去六年以來的新低值。
此前,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DavidKostin也發布報告指出,美國經濟衰退與美股上市公司糟糕的盈利前景將阻止美股進一步上漲,原因是今年美股上漲不是靠企業基本面改善推動,而是通過估值提升,如今美股估值已接近公允估值。
“目前而言,投行的理性分析結論,同樣敗給了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所引發的市場風險偏好快速提升。”U.S。GlobalInvestors分析師FrankHolmes向記者分析說,在隔夜鮑威爾暗示即將降息后,整個華爾街金融市場風險偏好驟然升溫,除了美股持續上漲創下歷史新高,原油等高風險資產同樣從中受益大漲逾3%。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背后,是大量量化投資策略資金正奮力推高美股原油價格博取短期高回報。具體而言,量化投資機構的交易策略高度趨同——只要美聯儲釋放降息信號,他們就會根據以往美聯儲降息與美股的提振效應,通過程序化交易模型自動買入大量美股與美股ETF從中獲利。
量化投資策略資金的最大特點,是它基本不考慮美國經濟衰退基本面問題,專注于通過歷史經驗與技術分析捕捉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所帶來的美股投資機會。
“目前,很難評估量化投資資金的涌入,究竟能將美股推高多少。”他指出,這主要取決于大型對沖基金與資管機構是否愿意增加量化投資策略的資金比重。
一位美國量化投資策略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不少多策略對沖基金在量化投資策略的投入比重普遍在基金總資產的30%-40%。若要讓他們再度追加投資額度,一方面需要讓基金管理人看到美聯儲降息步伐臨近正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另一方面近期美股波動幅度還需要增加,讓他們看到更大的價差套利回報。
“目前而言,多數量化投資基金主要在動用存量資金追漲美股,因為大家都擔心一旦美股在創新高后隨時回調并跌破某個重要點位,可能會觸發量化投資資金集體獲利了結,最終出現樹倒猢猻散的局面。”他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這令大量多策略對沖基金必須做出新的抉擇,是聽從大型投行的建議減持美股,或對美股頭寸加大風險對沖力度;還是富貴險中求——冒著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擔憂再起令美股隨時回調的風險,利用量化投資策略加倉美股博取短期高回報。
主動管理基金強調風險對沖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多數主動管理型對沖基金更傾向聽從大型投行的建議。
“在隔夜美股創新高期間,我們又減持了約4個百分點的美股頭寸。”一位美國主動管理型對沖基金交易員向記者透露,如果美股持續上漲,他們還將繼續減持,直到觸及基金條款約定的最低持倉標準。
究其原因,他所在的對沖基金認為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對美股的提振效應不會持久,很快整個金融市場會意識到美聯儲降息舉措背后,是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可能遠遠高于市場預期。
“我們近期調研也發現,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正令越來越多美國上市公司紛紛收緊開支與壓縮人員招聘計劃,甚至不少公司已不再追求業績高增長,轉而聚焦經營性現金流不斷裂。”這位交易員告訴記者,因此他們選擇相信大型投行的預判,即下半年美股上市公司的利潤同比增速將明顯放緩,甚至不少行業美股上市公司業績將由盈轉虧。
不過,在美股上漲的賺錢效應誘惑下,選擇逢高減持美股的主動管理型對沖基金并不多。
“很多同行會選擇一種更復雜的風險對沖操作方式。”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比如他們要么買入美股期貨沽空期權,要么逢低加倉市場恐慌指數VIX看漲期權以押注美股大幅回調。
他直言,這些舉措表明他們當前的矛盾心態,既不想錯失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所帶來的美股短期上漲紅利,又渴望押注美國經濟衰退與美股大幅回調獲取新的回報。畢竟,只要美股持續上漲,他們只需“損失”較低的期權權利金與手續費,卻能坐收股價上漲紅利,反之他們迅速對上述期權行權,通過沽空美股博取高回報。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