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8月6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商務部獲悉,由于日前美方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8月3日后新成交的美國農產品采購暫不排除進口加征關稅,中國相關企業已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
中方有關部門表示,中國市場容量大,進口美國優質農產品前景光明,但希望美方認真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達成的共識,言而有信,落實承諾,為兩國農業領域合作創造必要條件。
“關于中國企業暫停美國農產品采購,一方面是由于美國目前可供我們選擇的農產品在質量和價格方面,競爭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美國陡然升級對華貿易措施,采取‘極限施壓’策略,違背了美國之前的承諾。故而,中國企業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具有反制含義。”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8月6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是企業自主行為。
白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我國曾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敦促美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創造條件,但話音未落,美國便擬大舉加征關稅,這顯然不是在創造良好的氛圍。在此背景下,我國相關企業采購美國農產品并不會獲得加征關稅的排除待遇,企業自然不可能虧本去進口美國農產品。
就此次中國相關企業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會對國內市場產生何種影響時,梅新育認為,影響有限。從今年我國夏糧情況來看,收成表現相對較好且秋糧生產形勢也頗為不錯,因此,不管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進程如何,僅從國內角度來說,我國農產品市場的基本面還是有保障的。
白明也認為,此次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影響相對可控,因為我國進口農產品有很多替代來源。如從俄羅斯、阿根廷等國進口大豆等。同時,在國內方面,我國農產品供應也有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暫停采購美國農產對我國市場的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7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顯示,在俄羅斯境內所有產區種植的大豆,經檢驗檢疫合格后可以進入中國市場。此舉意味著,中國進口大豆進口多元化不斷向前邁進,中俄兩國在農產品貿易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
根據南京海關官網最新消息顯示,南通海關完成了4431.677噸俄羅斯大豆的口岸放行,這標志著中俄《關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發展規劃》成果正式落地。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