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3月16日消息,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了《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產業的市場環境,引導民營企業提升生豬產業發展質量。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生豬產能處于歷史低位,政策推動新建擴建生豬養殖項目盡快開工,早日形成產能,大型養殖集團迎來擴張機遇。
生豬產能低位
《意見》提出,民營企業是保障豬肉等肉類產品有效供給的主要力量,在生豬規?;B殖中占主導地位,占養殖企業的比重達98%以上。受非洲豬瘟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2019年以來我國生豬產能快速下降,全年生豬出欄5.4億頭,同比下降21.6%,生豬價格大幅攀升,全年同比漲幅為42.5%。
扶持民營企業方面,《意見》明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生豬良種繁育、疫病防控、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用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完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鼓勵銀行將符合規定的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和生豬活體納入可抵押品目錄,鼓勵農業銀行(01288)等積極探索生豬養殖“大帶小”金融服務。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生豬產業貸款盡職免責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落實生豬養殖用地政策,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切實保障養殖用地需求。
《意見》強調,建立健全現代良種保育測繁體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生豬良種創新型企業,形成“聯合育種+大企業育種”并行格局;支持生豬生產性能測定和良種檢測能力建設。健全飼料供應體系,引導飼料企業參與上下游產業發展,維持生豬及豬肉市場正常流通秩序。加強預期管理和調節,引導養殖企業及時調整養殖規模,防止生產供應和價格大起大落。
龍頭企業擴產
生豬養殖規?;髽I看好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紛紛加速產能擴張。
3月5日晚間,新希望公告稱,公司決定繼續加大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10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達43.6億元。其中,廣東韶關新建項目可完成年出欄85萬頭生豬任務,湖北孝感養殖項目可完成生豬年出欄50萬頭的任務。
新希望稱,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對優勢養殖資源的占有率,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有利于推進公司的區域產業布局,并為當地肉品供應提供有效保障。
對于生豬價格波動的風險,新希望提出兩點應對措施,一是積極通過產業化穩定原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靠差異化產品的優質、安全、風味佳特性,占領和擴大生豬產品高端市場,提高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近日表示:“受非洲豬瘟和疫情影響,市場上豬肉供應量減少,新希望決定加大生豬養殖力度和速度。為幫助養殖戶養豬,新希望推出了‘好養快貸’項目,養殖戶可在線申請貸款,最高可申請100萬元。”
此外,龍大肉食公告,對外投資設立孫公司,注冊資本擬為5000萬元,推動公司養殖板塊的區位布局和發展壯大。牧原股份接受調研時表示,截至2020年1月份,公司新建成的育肥產能在2700萬頭左右,生豬存欄超過1000萬頭。大北農透露,公司會加大養豬產業的投資,進一步增加能繁母豬數量。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2020年將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推進“運豬”向“運肉”轉變。加強市場監測和調控,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打擊擾亂市場行為,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飼料銷量走俏
生豬養殖上市公司陸續發布2月份生豬銷售數據。1-2月,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大北農、傲農生物、天康生物、唐人神生豬出欄量,分別為140.1萬頭、139.5萬頭、64.2萬頭、55.3萬頭、28.8萬頭、15.1萬頭、11.5萬頭、8.8萬頭、6.6萬頭,同比增速分別為-65%、-31%、-43%、18%、-44%、-54%、12%、-35%、-64%。
華創證券農業分析師王鶯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上市豬企補欄時間始于2019年第二季度,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出欄量將陸續改善。上市豬企一季報盈利數據有望相當豐厚,大型養殖集團迎來巨大擴張機遇。
2月生豬基礎產能持續恢復。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7%,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基礎產能逐步恢復。新生仔豬數量開始擴量,全國16萬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仔豬存欄環比增長3.4%。
中信建投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孫金琦認為,近幾個月國內母豬的存欄持續回升,預計供給恢復以母豬存欄為主,2020年仍然是生豬供給緊缺的一年。
此外,豬價走高將帶動飼料銷量走俏。根據飼料工業協會的統計,自2019年9月起,監測企業的主料銷售同比降幅逐漸收窄、環比持續增長,其中,母豬料、仔豬料的環比改善尤為明顯。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