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正處于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搶占數字貿易規則制高點,對于推動我國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訂博弈激烈
由于各國的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產業發展不盡相同,對數字貿易的重視和發展程度也不一。總體來講,經濟和科學技術越發達的國家對數字貿易和數字貿易規則的重視程度越高。在多邊領域,WTO很早就關注到有關電子商務規則談判,從1998年起,WTO即開始討論數字產品的定義和歸類,但在多邊規則如何適用于數字產品、是否應該對“電子商務”免征關稅,數字貿易究竟適用關稅貿易總協定規則,還是應該適用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則等相關問題上,因成員間分歧過大,迄今并未取得實質性成果。在TISA數字貿易議題談判中,美國主張確保數據自由流動,不得將購買本土服務或在當地建造基礎設施作為市場準入條件,但因為各方分歧較大,談判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數字產品無形化、流動性強、定價難等特征令傳統稅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特別是跨境提供的數字產品對傳統征稅方式帶來新挑戰。如美國很多數字企業在愛爾蘭等低稅率國家設立商業實體,并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其他歐盟國家提供在線服務,從而達到避稅目的。2018年,法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向大型互聯網企業征收數字稅的法律草案。根據該草案,自2019年1月,對谷歌、亞馬孫、臉書等30余家全球數字業務營業收入不低于7.5億歐元,同時在法國營業收入超過2500萬歐元的互聯網企業,將被征收其在法國營業額3%的數字稅。隨后,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等多次公開指責歐盟“數字稅”方案,認為其有意針對美國企業,要求歐方放棄單邊行動,在經合組織(OECD)框架下協商制訂全球性解決方案,否則美方可能采取報復性措施。
美國作為數字貿易大國,一直走在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訂前列。美國率先對“數字貿易”這一概念做出界定,基本包含了美國具有領先優勢的大部分業態,并充分利用美國主導的多雙邊經貿談判推出數字貿易規則,維護美國在數字貿易領域的商業利益。包括堅持互聯網應保持自由開放,對數字產品禁收關稅,要求貿易伙伴對數字貿易不能采取保護性措施等。美國在WTO、TISA等多雙邊協定以及G20、G7等場合均大力提倡削減數字貿易壁壘。
2017年12月,歐盟議會通過《邁向數字貿易戰略》報告,要求歐委會制訂歐盟數字貿易戰略,掌握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和標準談判主動權,認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新趨勢,并給全球治理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歐盟應迅速行動通過貿易協定談判和多邊規則制訂來實現歐盟數字貿易戰略。歐盟的主要主張包括,在貿易協定中嚴格禁止第三國實施數據本地化的相關限制,數字貿易規則應符合歐盟現行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規則,要繼續推進WTO的電子商務規則談判和ITA協定擴圍談判,敦促各方重啟TISA談判。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數字貿易規則也開始越來越關注,俄羅斯、印度、印尼等國家在多雙邊和區域貿易談判中,也都提出了關于數字貿易規則的建議和各自觀點。如俄羅斯、印度等國均提出,要以國家信息安全和跨境數據流動安全為前提,要求信息和數據在當地儲存。但總體來看,這些國家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規則體系,影響力有限。
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訂的若干建議
目前全球信息、圖像等數字流以年均約30%的速度增長,由數字技術驅動的全球服務出口額約3萬億美元。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將是數字經濟。布魯金斯學會研究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數據跨境流動達11萬億美元。據專家測算,目前數字跨境貿易對全球GDP的貢獻甚至已經超過貨物貿易的貢獻。預計大多數新興服務貿易都將通過數字貿易方式實現,數字貿易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也成為各國貿易高附加值領域競爭和角逐的焦點。全球數字貿易蓬勃發展,將對全球貿易利益分配和全球價值鏈治理帶來深刻變化。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訂將是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關鍵。
一、積極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制訂。積極參加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電子商務議題談判,加強與美歐等發達經濟體開展數字貿易規則對話,明確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基本原則。不斷加強議題的引導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國家數字貿易合作,積極探索反映發展中國家利益和訴求的規則體系。完善跨境電商物流與支付體系、推動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等方面,形成機制性研究與磋商安排,逐步構建區域性數字貿易規則框架。積極探索構建跨境電商全口徑統計、稅收、貿易便利化及消費者保護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形成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標準體系,爭取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訂的主動權。
二、加快構建數字貿易相關法律法規。構建數字貿易規則體系,應加快數字貿易相關立法。通過相關立法,明確數字貿易界限,對跨境數據流動立法做出明確規定,增加數據使用與審查的透明度,減少阻礙數字貿易發展的國內外障礙。健全知識產權立法,嚴厲打擊各種網絡侵權假冒行為,增強全社會對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制訂跨境數據流動標準格式合同管理、安全協議限制和跨境數據流動風險評估機制等配套監管手段。
三、推進數字貿易體制機制改革。依托現有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開展國家數字貿易綜合試點,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規則和標準。探索建立以客觀、透明、安全、去中心化和共識機制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征信體系。探索促進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的國際跨境互認,保護跨境數字貿易中的知識產權、消費者權益及隱私。探索設立國際離岸數據中心,建立數字特殊監管區域,在區域內先行先試各項改革政策。
四、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模式新業態。大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做法。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管理模式,優化通關作業流程,建立全口徑海關統計制度。積極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支持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建設“海外倉”等模式,進一步融入境外零售體系。推動企業提升貿易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加強數字創新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傳統行業數字化提升的新模式,提升行業數字化整體水平,開發培育釋放數字貿易潛能。
五、擴大數字貿易對外開放。加快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負面清單加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外資市場準入和監管措施,為進一步推進數字領域開放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在自貿試驗區嘗試率先開放數字產品有關服務,允許外國數字服務提供商通過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包括數字中心、云計算、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等。在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監管體系下,完善新金融監管制度和技術體系,建立數字支付監管制度體系,適時開放數字支付服務。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