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莘莘學子而言,中考、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幾年的學習成果即將接受檢驗。而對我國宏觀經濟而言,也即將收到“半年考”的成績單——從下周開始,即將有今年上半年最重磅的一波數據來襲,包括6月份的金融數據、社融規模、CPI、PPI、外貿數據……
那么,預計我國宏觀經濟“中考”成績如何?證事聽君邀請了多位專家,并結合機構預測提前“估分”!
專家預計二季度GDP大概率轉正
6月份的多個經濟數據即將公布,可以說二季度GDP情況如何,成為牽動市場的一大熱點,證事聽君采訪的多個專家預測,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將進一步提升,GDP增速大概率轉正。
值得關注的是,從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預計二季度GDP增速2.7%左右。二季度二產的恢復是較為強勁的,無論是工業還是建筑業。如果說一季度二產、三產同等幅度的拖累了經濟的話,那么二季度,拖累經濟的,主要是三產,后續經濟的修復,也主要靠三產。二季度,按照估算,回升至2.7%的情況下,二產貢獻1.8%(去年二季度二產貢獻2.3%),三產貢獻0.9%(去年二季度三產貢獻3.6%)。三產恢復情況明顯慢于二產。
國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
5月份經濟數據奠定了接下來經濟逐級抬升的態勢,預計二季度GDP增速3.4%。5月份的經濟數據中,基建和房地產表現出較強的景氣度,出口沖擊體量也小于預期,奠定了接下來經濟增速逐級抬升的態勢。從6月份的高頻數據和PMI數據來看,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仍然在進一步提升。但疫情對于部分行業的沖擊影響仍然未曾完全消散,經濟從一季度休克狀態中環比恢復的動能也在慢慢回歸常態。從高頻數據中可以看出,5月份行業景氣已經有些分化,加速度在衰減。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
二季度以來,經濟持續向合理增長區間靠攏。供給端,復工復產基本達成,PMI已連續4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工業增加值持續修復,6月上旬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同比增長約9.1%,大超預期,預計6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可達6.4%。需求端,整體上呈現投資領先消費的特征,5月份當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9%,投資數據由負轉正,地產和基建表現強勢,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亦大幅改善,引領經濟修復;消費如期穩健修復,預計6月當月增速可實現由負轉正;二季度最大的亮點來自凈出口,抗疫物資出口加速及中國生產能力填補全球供給缺口的邏輯下,預計二季度貿易順差或超萬億元,對GDP將有較強正向拉動。總體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轉正至3.3%。
6月份新增信貸有望達1.8萬億元
今年4月份、5月份的金融數據可謂“暖意盎然”,即將公布的6月份金融數據可否延續前兩月的“暖意”,為第二季度交出一個亮眼的成績單?
在正式數據出爐前,多位專家及機構都進行了預測。總體來看,專家及機構給出的新增信貸預測值在1.75萬億元至1.85萬億元區間,均值為1.8萬億元;新增社融最小值為2.6萬億元,最大值為3.15萬億元,均值約2.88萬億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
6月份新增信貸約為1.75萬億元,前值為1.55萬億元。6月份貨幣政策整體寬松基調不變,但是考慮到經濟秩序逐漸恢復、近期資金套利有所抬頭,貨幣政策邊際上略有收緊。一是,LPR利率從4月份到6月份連續3個月保持不動;二是,6月份一般是資金需求的大月,但是從央行的公開市場流動性投放來看,6月份資金投放1.74萬億元,資金回籠2.305萬億元,凈回籠5650億元;三是,6月份金融監管政策邊際收緊,對結構性存款、場外配資、私募基金等違規行為進行了整治。同時,考慮到6月份央行新設了2個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企業信貸有一定支撐。
6月份專項債發行規模較上月應該會明顯回落,預計6月份社融約為2.9萬億元。
民銀智庫宏觀團隊
預計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萬億元。企業貸款方面,國常會要求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央行推出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發力寬信用,企業貸款增長良好。居民貸款方面,商品房購買需求繼續釋放和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將促進居民貸款穩健增長。
5月份地方債放量發行后,6月份地方債發行量有所下降,對社融貢獻回落,但特別國債逐步啟動發行提供了新的支撐;6月份企業債發行節奏有所放緩,取消或推遲發行比例提高,企業債券凈融資貢獻也將回落;表外融資有望繼續正增。綜上而言,預計6月份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或將達到2.6萬億元。
天風證券研報
6月份新增貸款1.85萬億元,同比多增;上半年新增貸款預計達12.1萬億元,同比多增2.46萬億元。其中,個貸增長較快,預計個貸增加8000億元。同時,預計6月份企業信貸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疫情影響逐步消退,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改善,預計短貸及票據融資合計增加4000億元;基建及房地產投資提速,中長期信貸投放較好,預計增加6000億元。
6月份社融3.15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多增主要來自信貸及企業債券。6月份企業債券發行較多,預計凈融資3500億元,預計股權融資400億元。6月份地方債發行較少,預計政府債券凈融資7450億元,環比明顯少增。6月份直接融資合計1.14萬億元。同時,預計表外融資合計減少450億元,降幅較小。其中,委托貸款減少500億元,信托貸款減少500億元,未貼現銀承增加550億元。
機構預測6月份CPI或暫停下行
7月9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截至目前,已有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興業證券等14家機構對6月份CPI和PPI數據進行了預測。
證事聽君梳理發現,今年以來,CPI同比增長值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后持續回落,2月份至5月份分別為5.2%、4.3%、3.3%、2.4%。較多機構認為,6月份CPI或暫停下行,同比增長2.5%左右,PPI同比下降2.9%左右。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6月中上旬豬肉價格和蔬菜價格均出現超季節性的上升,折射出餐飲消費有所改善,帶動食品需求上升。此外,北京疫情出現反復,影響了市場對進口肉類和冷凍肉類的需求,使市場對鮮豬肉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升了豬肉價格。因此,預測6月份CPI同比可能較上月小幅提高0.1個百分點至2.5%。
工業品方面,得益于基建投資的提速,6月份鋼價環比漲幅較5月份擴大。同時,5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回升的影響也有望在6月份PPI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總體來看,6月份PPI同比有望提高至-3.2%左右,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
預計6月份CPI環比下降0.2%、同比增長2.4%,消費品價格同比走平、環比微降。豬肉價格觸底回升。6月底農業部口徑豬肉批發價回到45元之上,符合豬肉“需求恢復速度快于供給”的判斷,從全月角度看豬價與5月份持平,環比擾動不大。鮮果方面,今年氣溫和降水量適宜,蘋果、柑橘等水果迎來豐收,鮮果價格環比下跌,相較去年同期價格降幅達到30%左右;鮮菜方面,價格小幅回升,但整體擾動不大。
預計6月份PPI環比增長0.5%,同比下降2.9%,PPI同比降幅顯著收窄。6月份高頻數據顯示,原油、黑金、有色、煤炭等工業品價格全線上漲,符合“至暗時刻已過,工業品價格有望階段性修復”的判斷。其一,中國已率先完成復工復產,工業生產如火如荼,6月上旬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同比增長9.1%;其二,基建項目快速推進,挖掘機和重卡銷量連續兩月增速60%以上,表明基建項目在快速推進,對于黑金和有色等工業品需求有較強支撐;其三,二季度以來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也陸續重啟經濟,需求逐漸修復也有助于PPI回升。下半年工業品價格仍將是低斜率修復。
外貿數據呈現逐月改善趨勢
海關總署上月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3.3%,以人民幣計價為1.4%;在進口方面,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16.7%,以人民幣計價為-12.7%。此外,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價為1.65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0%,其中,出口下降7.7%;進口下降8.2%。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以人民幣計價為11.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其中,出口下降4.7%;進口下降5.2%。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
二季度外貿數據逐步回歸海外和中國經濟復蘇的真實基本面,即逐月改善的趨勢。從海外經濟看,6月份主要發達國家的疫情雖然依然在蔓延,但大多數國家不再執行二次封鎖,居民消費和生產活動逐步放開,這至少能夠支撐全球經濟逐步重啟,但鑒于6月份重啟才剛剛開始,外需擴張的幅度將很小。預計6月份出口按美元計價同比小幅轉正。國外經濟重啟開始,生產活動限制減小,對我國制造業進口增加是利好。同時,6月份國內經濟平穩復蘇,能夠支撐進口回升,預計6月份進口按美元計價同比降幅將收縮,但轉正概率較小。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
預計6月份當月出口同比增速以人民幣計價為3%,以美元計價為-3%。首先,防疫物資出口仍有較強拉動;其二,海外經濟回升的預期有助于我國海外訂單的修復,前期沖擊海外訂單的壓制因素緩釋,對出口的拖累下降;其三,我國領先性復蘇在全球競爭過程中占據優勢地位,有助于沿著產業鏈向上或向下延伸從而提振出口。
海外供給不暢繼續壓制進口增速,預計6月份當月進口同比增速以人民幣計價為-12%,以美元計價為-15%。影響進口的兩大邏輯是海外供給和國內需求,在內需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后,海外供給不暢成為進口低迷的主導邏輯。預計海外供給體系的修復難以一蹴而就,保持緩慢修復態勢。綜合判斷,海外供給不暢仍將在短期壓制我國進口。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在出口方面,從下行的擔憂轉向復蘇的期待。單月增速何時見底尚未可知,但6月份幾個明顯的跡象顯示海外經濟在快速恢復中:一是法國、英國6月份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二是韓國6月份出口增速降幅大幅收窄;三是越南的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小幅收窄,或意味著國內的服裝出口也即將觸底反彈。預計我國6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0.2%,三季度即使單月有所下探,也不會影響對出口復蘇的期待。
在進口方面,預計6月份進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11.6%。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