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地方債發行規模達62602億元,其中,新增債券發行44945億元,完成全年發行計劃(47300億元)的95%。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地方債發行是歷年發行規模最大(截至11月末)、速度最快、效率最好的一年,這為中國經濟能夠有力應對疫情防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切實做到了經濟的穩定器和強心劑,充分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工具的充足性和有效性,也反映出社會的良好承載能力和經濟的主動修復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良好預期。
數據顯示,前11個月,新增債券中,一般債券發行9479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00%;專項債券發行3546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37500億元)的94.6%,完成已下達額度(35500億元)的99.9%。
從債券資金投向看,前11個月地方債資金聚焦重點領域。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主要用于國務院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等七大重點領域和“兩新一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依群表示,今年地方債發行任務基本完成,為12月份國家能夠按計劃更科學地提前下達明年債券部分額度留出時間空間,可以保證積極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債務風險能力,提振經濟恢復和增長的預期效果,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和避免出現大幅波動。
近日,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部署明年的地方債發行工作,要求各地不斷完善地方債發行機制,提升發行市場化水平;科學設計地方債發行計劃,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優化地方債期限結構,合理控制籌資成本。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龍小燕對《證券日報》記者建議,在地方債發行前,要從源頭強化市場化意識,財政部門要做好項目評估工作,切實把握項目質量和收支平衡;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要負責任,準確出具債券法律意見書和財務評估報告;信用評級機構要合理反映項目差異,確保評級結果真實有效。
龍小燕表示,在地方債發行過程中,要提高地方債發行市場化水平,形成市場化定價,合理反映地區與項目價格差異,為加強地方債市場流動性夯實基礎,“在發行全程,每年要跟蹤做好債券項目和資金用途變更的信息披露工作,發生較大變化需進行必要說明,促進地方債市場公開透明、保護投資者權益,并利用市場對地方債發行者、承銷商、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等相關主體形成約束力”。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