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在近期國內期現聯動監管背景下,此前部分漲幅過大過快的大宗商品價格已明顯回落。
例如,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6月14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綜合交易價格指數為157.78點,相較于5月份的高點(5月24日)160.09點下降了1.44%;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6月15日,全國水泥價格指數(CEMPI)為153.17,較5月份高點(5月20日)159.34下降3.87%;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6月7日至6月11日這周,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48.34,較5月份的高點(5月10日至5月14日)174.81下降17.04%。
另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數據顯示,6月份第一周(5月31日至6月6日)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為179.6點,同比上漲38%,相較于5月份第一周(5月3日至5月9日)同比漲幅61.1%,已經明顯緩和。
此前,5月12日、5月19日連續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下稱“國常會”)點名大宗商品。而5月26日的國常會則提出,“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同時,針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證監會發言人高莉5月2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堅決查處期貨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
6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工作座談會,提出要進一步了解相關市場主體經營情況,摸排違法違規漲價線索,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規范價格行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5月份監管層加強了對國內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的聯動監管,可以說在短期內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秩序整頓有兩個作用,一是遏制了前期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行的勢頭,穩定了市場預期;二是這些監管行動有助于擠出部分進場炒作資金,引導商品價格回歸基本面。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進一步加強維穩大宗商品價格,首先要加大力度投放大宗商品國家戰略儲備,增加市場供給以平抑價格;第二,促進供需有效銜接,防止供需結構性錯配,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第三,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對風電、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的投入力度,抑制高耗能項目;第四,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保持定力,在“不急轉彎”的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強化信貸精準投放;第五,加強市場監管,排查異常交易,提高相應期貨品種保證金水平,打擊惡意炒作等投機行為。
在王青看來,為進一步穩定國內大宗商品價格,除了繼續在期現貨市場保持嚴監管態勢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保供穩價,即從國內供給端入手,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對煤炭、鋼鐵、水泥等主要工業品產能控制做出靈活安排,當前相關產品產能利用率均有上調空間;二是著眼需求端,可以考慮適當控制基建投資進度,避免各類工業品需求扎堆;此外,必要時貨幣政策也可以加強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等其他政策的配合,在“穩”字當頭的基調下,適時適度實施數量型邊際收緊操作,釋放穩物價信號,穩定市場預期。
“整體上看,由于國內產能修復充分,中下游工業品供應能力充足,加之需求端并不存在過熱現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階段性沖高不會動搖國內物價穩定大局,也不會帶動國內貨幣政策轉向全面收緊。”王青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