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以來,境外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熱情依舊不減。據中央結算公司日前公布的7月份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當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為33751.87億元,較6月份增加753.52億元,環比增量創今年3月份以來新高。另外,截至7月份,境外機構已連續32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從7月份境外機構持有的券種結構來看,國債的規模最高,達21849.66億元,占比達64.74%;其次為政策性銀行債,規模為10434.76億元,占比達30.91%。
據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8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增5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7月末,共有972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487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686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201家同時通過上述兩個渠道入市。
“對人民幣債券的需求是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的主要原因。”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全球三大債券指數提供商悉數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主要指數,為人民幣債券帶來境外投資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及今年以來出色的經濟表現,為境外投資者增強了信心。
當前,中國債券市場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品種豐富,交易工具齊全,基礎設施安全高效,具備了相當的深度與廣度。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一直穩步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有序開放。目前,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種渠道投資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時,隨著今年3月份富時羅素最終確認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中國債券將悉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和富時世界國債指數這三大全球投資者主要跟蹤的債券指數。
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穩中向好,為吸引外資機構持續流入我國債券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上半年,我國經濟亮點突出,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2020年以來,外資購買境內債券大概占了全口徑外債增幅的一半,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債券市場持續開放,人民幣資產收益良好,避險屬性不斷增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7月份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境外投資者還將會繼續投資我國債券。今年10月份,中國國債將會正式納入富時羅素世界債券國債指數,至此,國際上主流相關指數里均將涵蓋人民幣債券。6月末,國內債券托管量中外資占比3.1%,未來提升的空間比較大。但是,或不會高速增長,因為隨著全球經濟恢復,外部流動性、利率水平均將回歸常態。因此,外資增持境內債券的步伐應該是更加穩健的,會以長期投資和多元化資產配置為主。
盤和林表示,在中國經濟持續向好、金融市場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債券收益穩定且利率收益較高,未來境外機構投資者有望進一步增持人民幣債券。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