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公司易主案例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6日,今年7月至今共有3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控制權變更的提示公告,其中超三成公司將被地方國資收入“麾下”。
拆解這些易主案例可以發現,完善產業布局仍是地方國資“入主”上市公司的主要動因。在此輪易主潮中,多家公司將定增嵌入交易方案中,搭配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等方式,既迎來國資股東,又為上市公司引入“活水”,推動業務轉型升級。
“組合式”交易頻現
越博動力9月23日公告稱,濟源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源國資”)將通過合伙份額轉讓、股份轉讓、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從李占江及其控制的合伙企業取得上市公司股份27.73%的表決權。若本次交易完成,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李占江變更為濟源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同時,李占江與濟源國資約定,為解決上市公司經營發展所需資金、增加收購人的控制權,雙方應促使上市公司向濟源國資或其控制的其他方定向發行股票,增強濟源國資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近年來,交易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已成為國資“入主”案例的一大特點。交易雙方在充分考慮效率、成本以及控制權穩定等多重因素下,將多種交易方式進行組合,謀求各方利益達成一致。據記者梳理,今年三季度國資“入主”上市公司案例中,逾半數企業采用“組合式”交易模式。
8月20日,鑫科材料控股股東船山文化擬以2.88元/股的價格,將持有的鑫科材料約1.77億股轉讓給四川融鑫,轉讓總價款為5.1億元。在此之前,鑫科材料還發布了定增預案,擬采用鎖價發行的方式向四川融鑫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0.66億元。股份轉讓和非公開發行同時進行,不互為前提。
上述交易完成后,鑫科材料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四川融鑫,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三臺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鑫科材料表示,此前公司主營業務為銅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定增募資將用于實施新型電池產業園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新型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形成雙主業的業務結構。
不過,地方國資“入主”案例也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如即將易主給綿陽市國資委的旋極信息,在9月初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
借上市平臺做強地方主業
易主并非易事,地方國資頻頻出手背后有何深意?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地方國資投資上市民企一方面是基于收入模式轉型需要,通過投資收益替換部分非稅收入,讓地方政府收入來源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為了引入企業在當地經營,帶動原有產業,增加就業,激活區域經濟;還有部分地方國資“入主”則是出于紓困需求,為傳統企業解決流動性困境。
據記者梳理,盡管7月以來易主國資的上市公司多為中小市值企業,但不少公司所在行業恰好滿足了“新東家”的產業發展需求。
例如,壽光國企金投新材“入主”新日恒力,正是看中上市公司業務方向與當地產業布局重點相契合。金投新材的控股股東金投農科,為山東省壽光市財政局實控的轄區內重要國有企業。金投農科正在原有的農業產業基礎上,致力于技術研發和技術輸出、基礎設施建設、對外投資,并依托壽光現有的高端化工產業優勢逐步布局新材料產業。而新日恒力近年來持續在生物基新材料領域發力。今年8月,公司宣布將擴建5萬噸/年長鏈二元酸及5萬噸/年生物基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為下游產業鏈提供多品種的基礎原料資源保障。
臺州市屬國有企業臺州金投則是出于布局汽車產業鏈需要,欲將浙江仙通攬入“懷中”。浙江仙通為本土汽車密封條行業龍頭,客戶涵蓋一汽大眾、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等知名車企。
今年6月,臺州市印發的《臺州市臨港產業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未來汽車城”的目標,發展舉措包括在汽車模具、電機、內外飾件、齒輪、座椅等零部件領域,優選、扶持和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資金優勢明顯的企業。
不少國資在計劃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同時,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確保雙方在相關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湖北省國資委旗下的聯投資本“入主”洪濤股份的案例就是如此。
今年7月,洪濤股份在宣布聯投資本將通過“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的同時,還披露了公司與聯投資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事項。協議約定,聯投資本將為洪濤股份搭建與聯投集團的合作橋梁,促進雙方在園區建設、城市更新等業務上的合作。
嵌入業績承諾添保障
自2018年以來,央企、地方國資“入主”上市公司的案例頻現,有的實現了合作共贏,有的整合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談及地方國資“入主”上市公司如何避免風險和真正實現產業協同,盤和林對記者表示,首先,要保持信息透明,在陽光下進行并購和參股;其次,應從本地產業出發,推動當地產業由點連線、由線擴面,和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協同;最后,地方國資在與民企合作過程中應放管結合,給企業充分經營自由度的同時,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據記者梳理,三季度出現的易主案例中,多家公司在方案里設置了業績承諾等條款,以保障后續的經營穩定和整合順利。
例如,在寧波市國資委“入主”寧波精達的方案中,寧波精達實際控制人鄭良才、鄭功就承諾,寧波精達2022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9000萬元、1億元、1.1億元,3年合計歸母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今年上半年,寧波精達實現歸母凈利潤6576.1萬元,同比增長90.31%。
浙江仙通控股股東、實控人李起富以及持股5%以上的股東金桂云、邵學軍亦向臺州金投承諾,2022年至2024年,上市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準)分別不低于1.17億元、1.29億元和1.42億元,合計不低于3.88億元。
嶺南股份易主中山火炬區管委會的交易方案,則從不同時間維度、財務指標來制定業績考核目標,不僅明確了業績不達標時的補償金額,還提到業績超額完成時會有業績獎勵。
根據公告,嶺南股份2023年至2025年業績情況將納入其新東家華盈產投的國資考核體系。業績考核指標包括:2023年嶺南股份扣非歸母凈利潤將不低于1億元;2023年至2025年三年累計扣非歸母凈利潤不低于5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為正。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