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2月6日午間,比亞迪、海信家電、齊心集團和華致酒行等4家公司拋出回購計劃,累計回購金額4.55億元至6.6億元。
比亞迪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A股股份,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或減少注冊資本等。
公告稱,基于對國家“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前景和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公司價值,具體用途由公司董事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決定;具體以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回購股份方案為準。
海信家電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代慧忠先生基于對本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本公司價值的認可,結合本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提議本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25億元(含),不超過人民幣2.50億元(含)。
華致酒行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吳向東先生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票,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含)。
公告介紹,回購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為有效增強投資者信心,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并在未來適宜時機將回購股份用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或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以提升長期股東回報,提升公司競爭力和整體價值,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12月5日晚間,動力電池龍頭國軒高科披露《關于回購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其他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并在未來適宜時機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
據介紹,公司本次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6億元(含),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34.00元/股(含),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國軒高科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推進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在加快全球戰略布局的同時高度重視股東回報,探索與公司股東、員工及廣大投資者共享業績成果的途徑。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公司價值的認可,同時進一步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利益緊密結合,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行業龍頭企業率先發起回購,給市場注入更多確定性預期。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展示出公司現金實力,另一方面也向投資者傳達公司業績穩健、發展預期明朗等多重信息,激活市場交投。
國軒高科是深市企業通過回購傳遞信心的一個縮影。12月5日晚間,29家公司披露回購進展公告,累計回購金額達到21.24億元。
陽光電源公告稱,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100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6794%,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90.72元/股,最低價為82.44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約8.8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蘇泊爾公告稱,截至2023年12月1日,公司已回購股份數量8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1%;最高成交價為53.14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4.37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約4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萬澤股份公告,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回購股份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702.72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3.3450%,最高成交價為14.13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2.18元/股,已使用的回購資金總額為2.21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大中礦業公告,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約2108.32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40%,最高成交價為13.6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0.66元/股,成交金額約2.68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廣聯達公告,截至2023年12月5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已累計回購股份約1358.04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0.8157%,最高成交價為人民幣24.5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人民幣18.04元/股,成交總金額約2.8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納思達公告,根據前期公司《關于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議案》,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61.00元/股(含),回購資金總額為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含)。在2023年5月30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間,公司累計回購金額1.85億元。
事實上,監管層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回購。8月份,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提振股價,維護股東權益,夯實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
“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東增持,發揮好各類經營主體內在穩市作用。”12月4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深市企業持續披露回購計劃,筑起市場“信心墻”。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深市289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擬回購322.91億元至588.8億元。單就8月初至12月5日,深市共205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擬回購金額232.41億元至429.91億元。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對于資本市場來講,上市公司常態化回購能夠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編輯 何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