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7月17日,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期)和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五期)上市交易,總計規模為1230億元。記者注意到,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已過半。
具體看,今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截至7月18日,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發行6780億元,發行進度達到52%。與此同時,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首發時間為4月24日,相較2024年首發時間(5月17日)提前了近一個月。
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依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符合市場預期,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并呈現兩個主要特點,一是發行進度快,二是單次發行規模大。
“當前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已過半,資金使用效率較高,體現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已發行的678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涵蓋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為“兩重”“兩新”等項目提供及時資金支持。
以季度為維度看,二季度我國共發行9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共計5550億元。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最新發行安排顯示,三季度,我國將發行11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7月份計劃發行3期,8月份、9月份均有4期待發行。
張依群表示,三季度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還會保持較快增長。一是要搶抓重要投資發展的時間節點,讓更多資金發揮支撐效應;二是要形成投資連續增量,確保重大項目建設能夠盡早起效,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要拉動消費增長,強化投資供給,擴大有效需求,實現經濟良性循環。
郭一鳴認為,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對當前經濟有多方面助益。從投資角度看,其為“兩重”項目建設提供大量資金,推動基礎設施、戰略產業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從消費角度看,加大對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支持力度,直接激發居民消費;從產業結構角度看,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為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張依群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方面形成了穩定可持續的投資增量,達到穩經濟、穩增長的長期功效;另一方面,其也助力穩定就業、保障基本民生,以投資擴大就業需求,有效擴充就業崗位。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還形成經濟穩定增長的預期,成為調結構、促發展的強大助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為下半年及今后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10:40 | 多種氣體產銷兩旺 凱美特氣上半年... |
10:34 | 致遠互聯CoM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 |
10:28 | 德福科技收購盧森堡銅箔100%股權 |
10:27 | 香港理工大學與螞蟻數科共建“AI+W... |
23:37 | 金杯電工披露半年報 電磁線業務成... |
23:37 | 托普云農擬設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深... |
23:37 | 核心業務發力 國邦醫藥上半年凈利... |
23:37 | 小金屬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 |
23:37 | 三大航司支持航旅縱橫開展機票直銷... |
23:37 | 山金國際擬赴港上市 持續推進全球... |
23:37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7 | 沈陽廢除8項房地產政策文件 專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