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為促進消費,相關部門正密集推出一系列舉措。特別是短短6天之內,從23個部門發布《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到28個部門聯合開展2020年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可見力度之大。在業界看來,作為對沖疫情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在擴大消費方面,后續還會有更多的利好政策落地,涉及餐飲、文旅、家電等方面。
疫情期間老百姓的消費情況如何?《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三位不同年齡層的女性消費者。從她們3月份以來的消費賬單來看,典型的“一部手機買遍天下”。從消費情況來看,生活日用方面的開支是最大的。
下單前尋找優惠券
浙江寧波的張女士,是一名70后,一所中學的英語老師。
“特殊時期,沒什么消費。如果有優惠券的話,會在網上買些東西,3月份以來估計也就花費了1000元左右吧。”張女士說。
從張女士發送給《證券日報》記者的購物清單來看,她買的幾乎都是生活日用方面的商品,而且都會從某個APP上領取完優惠券后再去購買,這樣就能省一筆錢。比如,一款原價79.9元的藏紅花,用完優惠券之后,最終到手價只要9.9元。
事實上,像這種領取優惠券再購物的消費方式,最近兩年來特別火爆。在一個220多人的微信群里,《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群主會時不時地發送一些優惠信息,便宜幾塊錢的比比皆是,有些甚至能便宜幾十塊錢。如果遇到有人問詢相關商品,群主還會非常熱心地幫忙尋找,并私信發給問詢者。
“之所以能給出這么大的力度,其實就是商家為了沖量,能排在靠前的位置。因為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排名靠前的東西質量應該要好一點。”一位對此有所了解的人士告訴記者,另外,像發優惠信息的群主,他們都能領取傭金,買的人越多他們領取的傭金就越多,所以,都很樂意幫著尋找優惠券。
日用生活品支出多
80后的李女士,家住北京,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從3月1日到19日,她消費了2000元左右。在李女士的消費賬單中,支出最多的是服飾美容,其次就是交通出行。
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其實服飾美容這一項,更多的還是為孩子買的一些衣服。至于交通出行這一項,是因為單位實行的是錯時上下班,每次都是打車來回,這樣的話,交通費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而值得關注的是,因為疫情,在家時間多了,李女士在這期間還開通了股票賬戶。“看老公天天說股票,就想著先把賬戶給開通了,至于買不買股票,看情況再定,合適的時候就會買。”
在23個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豐富和規范居民投資理財產品,適度擴大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發行額度。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
業界普遍認為,對于廣大老百姓而言,如何提高財產性收入是問題的關鍵,而要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資本市場將發揮重要的作用。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稱,資本市場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一個重要渠道,未來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規范的發展,應該會越走越遠。
來自浙江寧波的朱小姐是一名90后,是一家公立幼兒園的老師。她在3月1日到19日期間,消費了近3萬元。其中,最多的一項是生活日用,超過了兩萬元;其次是美容服飾,有5500多元。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等到疫情過后,她打算跟小伙伴合作開辦一個培訓中心,所以,在這兩萬多元的“生活日用”支出中,包括了為培訓中心購買的一些物品。
跟著網紅主播買貨
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主播直播帶貨成為一種新趨勢。李女士和朱小姐,就跟著網絡主播買了不少零食和生活日用品。
“日用品反正都是要用的,網紅主播直播帶貨的話,經常會有價格方面的優惠,囤著點也沒事。”朱小姐說。
事實上,疫情之下,直播成了農產品與外界溝通的絕佳窗口,成為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為緩解疫情對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帶來的影響做出了不少貢獻。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扶貧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京東、阿里巴巴、抖音、美團、拼多多、攜程等互聯網企業繼續發揮流量優勢,為貧困地區農畜產品和服務搭建網絡交易平臺。
在3月1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介紹,在疫情期間,以網絡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新型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下一步圍繞培育發展新消費方面,將重點做好“鼓勵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促進傳統銷售和服務上線升級”等四方面工作。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