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1月4日,基于全國近500家門店元旦三天銷量收據,大潤發對外發布《2021元旦消費報告》,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審視內需市場,尤其是民生消費的一個新窗口,同時也從側面印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民生消費狀態。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1、民生消費品是剛需 大米銷量1.3萬噸,豬肉1644噸
去年就有研究報告顯示,在新冠疫情下,國民消費理念和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消費結構也出現重大轉移。民生剛需用品需求迅速擴大。《大潤發2021元旦消費報告》顯示,這種需求趨勢仍在持續。
元旦三天,大潤發在全國共賣出了超過1.3萬噸大米。僅以單品來看,銷量排在TOP10的,有7個單品均為大米。以品類來看,暢銷的還有掛面、食用油、醬油、牛奶、酸奶、土豆、鹽、紙巾??梢哉f是生活里缺不了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民生剛需里當然也少不了豬肉。元旦三天,大潤發在全國售出了1644噸豬肉,約相當于成年可宰殺的23000頭豬。如果放到城市的維度,青島則是最愛吃豬肉的,元旦假期青島人買了72.3噸豬肉,排名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牛奶這個營養價值高、老少皆宜的飲品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標配,真正的“飛入尋常百姓家”。
2、二三線城市消費升級凸顯 波龍和車厘子成為假日爆款
一手是民生剛需,一手是消費升級。大潤發發布的《2021元旦消費報告》顯示,這種“并進”的現象在二三線城市更為顯著。相比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在消費升級上雖仍有距離,但趨勢明顯。在大潤發88元一只波龍和29.9元車厘子的年度促銷加持下,更多地方實現了波龍和車厘子自由。
元旦三天,大潤發在全國共賣出了164噸車厘子。上海市民買的最多,消費了約14噸,蘇州以12.5噸緊隨其后。有意思的是,在波士頓龍蝦(簡稱波龍)的消費上,蘇州則超過了上海,排在第一位,成為最愛吃波龍的城市,南京排在第三。
除了蘇州、上海和南京,濟南、合肥、昆明的波龍和車厘子也成為假日爆款。一袋大米+一盒車厘子,成為很多購物車的標配。
3、南北飲食文化差異顯著 北方愛囤油,南方愛買米
《大潤發2021元旦消費報告》幾乎可以看做是一張民生消費品地圖,再次體現了南北飲食文化的顯著差異。
廣東銷量最好的是大米,而在東北則是食用油。上海最愛買的是糖,再次印證了上海愛甜的口味,而江蘇人買的最多的是面,蘇式面能夠在面界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有道理的,畢竟面條是北方的天下。至于東北愛囤油,有網友調侃“可能是東北菜耗油”。
不止是廣東,云南昆明、福建泉州,銷量排在第一的同樣是大米,整個華南都愛買米。而江浙滬比較受歡迎的湯圓,在北方幾乎沒有出現。
當然,也有南北通吃的,比如油條。大潤發門店現做的“非礬油條”(不添加明礬),元旦三天賣出了61.5萬根。按照大潤發一根油條28厘米算,相當于172公里,超過了4個馬拉松。在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華東五大區出現比較均衡的局面,店均銷量約458根。
據悉,每年元旦開始,大潤發都會推出年度促銷活動“低價風暴”,今年超過2萬款商品低至3-5折,持續14天的時間。“低價風暴”從1999年推出,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堪稱“線下雙11”鼻祖。
大潤發方面表示,新年新氣象。該份報告可以體現出:中國內需市場強勁,2021線下實體經濟活躍;以國產為主的民生剛需和以進口為主的消費升級并行,反映了雙循環格局下的新氣象;同時大潤發92%門店都分布在非一線城市,是下沉市場經濟和消費活力的一個有力印證。
(編輯 李波)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