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王鏡茹
1月11日晚間,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盒馬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水產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共建鄉村振興產業園區、聯合品牌合作及消費動態共享等領域開展合作。
國聯水產表示,雙方將通過對水產養殖創新領域的投資與合作,共同對對蝦、羅非魚、小龍蝦等水產品預制菜品進行深度開發和市場推廣。
具體來看,盒馬將結合市場需求在自有渠道積極導入國聯現有與未來研發的水產類預制菜品;國聯水產將利用自身的研發、采購、生產與品控優勢,積極配合盒馬水產類預制菜品的市場推廣,并加強在食品研發、食品安全、冷鏈物流等諸多方面的合作。
記者注意到,近期國聯水產針對預制菜領域的拓展動作不斷。1月3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獲得受理。公告披露,公司此次定增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2億元用于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5億元用于子公司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其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此次募投項目建設達產后,中央廚房建設項目將新增年產能4000噸蝦餃、10000噸烤魚、4000噸蝦滑、1000噸酸菜魚、2500噸米面類海洋食品和2500噸油炸類水產品;項目將新增年產能1.53萬噸小龍蝦和2.97萬噸魚類深加工產品。
多家上市公司搶占預制菜賽道
其實,除國聯水產外,還有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布局預制菜領域。
湘佳股份在2021年12月24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提及,發展熟食及預制菜是公司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行業今后發展的一種趨勢;得利斯在2022年1月11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指出,公司的預制菜業務在B端與C端的業務占比為7:3。
二級市場方面,1月12日,預制菜概念爆發。截至收盤,國聯水產“20cm”漲停,西安飲食、福成股份、海欣食品、惠發食品、雙塔食品、千味央廚等逾10股漲停。
記者在互動易平臺以“預制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共有319條相關結果,話題較為火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預制菜的營收規模、未來規劃等方面。
龍大美食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已開展預制產品業務多年且發展良好,現有預制產品超百種。截至1月5日,公司為單一的餐飲客戶提供的預制產品年銷售額已過億元。
克明食品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開展預制菜行業的調研工作。
消費者不買賬?
然而記者走訪后發現,相較于資本市場的火熱,不少消費者對預制菜似乎既“陌生”又“不感冒”。
在深圳某家大型超市中,記者發現,預制菜有專門的的擺放區域,品種眾多,卻人跡寥寥。
“經常看到相關的廣告,但沒有親自嘗試過”,一位年輕消費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太貴了,消費不起。”另一位消費者表示:“平時買的較多的是切好的食物原材料,預制菜很多都是機器按照比例計算炒好的,味道一般。一個人偶爾可以吃下,一家人的話不太行。”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反映出中國的預制菜還未真正進入‘產銷兩旺’節點。也就是說,資本端很有熱情,產業端很有激情,但是消費端并沒有太大的欲望。”
針對部分消費者認為預制菜“不夠營養”、“口感欠佳”,甚至擔心其食品安全的問題,朱丹蓬告訴記者:“這說明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還不夠深。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產業端進行更多的創新升級以及產品迭代,也需要資本端助力整個行業向健康、良心、有序的方向發展。”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預制菜在中國屬于剛起步階段,未來中青年是預制菜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冷鏈物流布局,預制菜市場將向BC端同時加速發展。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估為3459億元,之后將以20%的增長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國預制菜規模約為5165億元。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