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國慶節后首周A股跌幅較大,上證綜指單周跌幅達到7.6%,大盤跌破“熔斷底”,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同期跌幅也高達10.13%、11.32%,A股市場一片風聲鶴唳。
然而,在股市大幅調整的同時,股票型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份額卻逆市大增53.44億份,主要寬基指數場內基金合計獲得超過8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
華夏上證50ETF
獲50億元凈流入
Wind數據顯示,上周獲得資金凈申購最多的當屬跟蹤上證50指數的場內基金龍頭華夏上證50ETF。截至10月12日收盤,該ETF總份額為175.12億份,單周增加19.94億份。按照該ETF上周2.496元的均價計算,在市場下挫過程中共有約49.77億元資金凈流入。
股市不斷尋底,華夏上證50ETF今年以來規模保持穩定:年初時,該基金總份額約為130億份;9月底,該基金份額維持在150億份到155億份之間;國慶長假后首個交易日,在滬指大跌3.7%、上證50指數重挫近5%的情況下,華夏上證50ETF份額單日凈增長9.06億份,并創下近一月單日凈流入之最。
針對資金大量申購上證50ETF的現象,金信深圳成長基金經理唐雷表示,上證50ETF基金獲凈申購印證了機構看好藍籌股的邏輯。“隨著越來越多的改革政策出臺,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對于經濟預期和國家長期前景的看法出現了邊際改善,開始逐步加大對以上證50和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板塊的配置力度。”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股票投資部總監也表示,外資在不斷進入A股,價值投資的理念越來越被市場認同。當下買入以藍籌股為主的上證50ETF,即使短期仍不確定估值是否已經見底,但上證50指數目前的PB在1.1倍、PE在10倍左右,即便因為經濟周期下行,部分上市公司盈利下滑,但長遠看,目前投資藍籌股正處于一個風險收益回報相對較好的時機。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也表示,從申購藍籌ETF的資金看,主要是出于估值相對較低、盈利確定性的判斷,在弱市中買入這個板塊較有安全保障。
創業板指ETF龍頭
獲資金凈申購
不僅藍籌ETF受到資金青睞,跟蹤創業板相關指數的場內基金也出現了明顯的資金凈申購。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跟蹤創業板指數的場內基金龍頭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總份額都有超過6億份的增長。其中,跟蹤創業板50指數的華安創業板50最新份額為154.86億份,比國慶節前增加了6.94億份,若按上周每份0.449元的均價估算,約有3.12億元資金凈申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該ETF總份額已增長了約50倍,這只年內份額增長最快的ETF代表了部分資金對創業板未來走勢的看好。另外,易方達創業板ETF上周也獲得約7.79億元凈申購。
上述三大ETF節后首周合計流入資金量超過60億元。
上述滬上基金經理表示,創業板ETF獲資金申購,大致是出于兩個方向的考量:一是成長股代表經濟發展的未來,國家會堅定支持代表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二是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從經濟增長模式來看,出口導向型應會向內需主導型轉變,刺激消費將會成為一個大方向,而創業板正聚集了很多新興服務產業。
華南上述公募股票投資部總監認為,創業板跌了三年多,很多個股估值已經跌到比較合理的區間。與上證50相比,創業板彈性更大,這應該是部分資金“抄底”創業板ETF的一個原因。
唐雷表示,今年2月份以來創業板ETF持續獲得凈申購,這也是上半年部分成長股表現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四季度宏觀政策環境變化的背景下,創業板ETF繼續大幅度凈申購的概率較小。
長期投資者正積極入市
除了上述三大龍頭ETF受到資金追捧,上周獲得資金凈申購較多的還有華泰柏瑞滬深300、華夏滬深300、國泰證券、建信MSCI和廣發創業板等多只ETF,其中華泰柏瑞和華夏兩只基金份額增長均超過3億份,凈流入資金都在10億元以上。
對于藍籌、創業板ETF受到較大申購的現象,滬上一家中型公募投資總監表示,一般而言,在市場下跌過程中,趨勢投資者是不斷撤出的,價值投資者則是不斷進入。等到趨勢投資者撤得差不多了,價值投資者的進入也越來越堅定,那時候市場基本上也就見底了。“根據歷史經驗,藍籌股在熊市末期會率先見底,而其估值較低、盈利確定性較高,因此,作為價值投資者會在這個時候買入并堅持持有,這是我猜測部分資金申購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ETF的邏輯。而創業板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通常在等待市場確定見底的時候,博彈性、博趨勢的投資者會選擇創業板。”該投資總監說。
深圳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分析,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一般分為短期和長期。因為有考核要求,短期資金申贖比較快。但長期資金往往都是聰明資金,在市場震蕩下跌的情況下,往往是越跌越買。“因為等到市場真正開始反彈,就很難找到好的買點了。”
深圳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向記者透露,有部分3~5年期限的保險資金在大跌期間加倉。
在多只ETF出現凈申購的同時,也有部分ETF出現了凈流出,不過流出的資金量不大,期間資金凈流出最多的國泰中證軍工ETF,單周份額減少了0.33億份,折合約2千萬元。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