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震蕩下行,投資者避險情緒較濃,債券市場則持續升溫。據中債國開債到期收益率數據顯示,10月15日,3年期國開債到期收益率為3.6006%,配置價值突出。
在此背景下,廣發基金將于11月12日發行廣發中債1-3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這是廣發基金繼推出廣發中債7-10年國開債、廣發中證10年期國開債LOF后,推出的第3只跟蹤國開債指數的基金。該基金的面世,將為投資者提供中短端債券資產的配置工具。
中短期國開債配置價值凸顯
國家開發銀行是我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金融債發行主體,國開債具有流動性好、票息高、國開行準主權信用等突出優勢,是債券市場最為活躍的交易品種之一,也是非常理想的指數化投資標的。
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擬任基金經理王予柯表示,國開債中短端具備較高的配置吸引力。首先,從基本面來看,地產投資和出口增速下行,即使基建投資有所對沖,但整體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其次,從期限利差來看,7年以內關鍵期限段都較陡峭,尤其是1-3年。Wind統計顯示,截至10月19日,5-3年期的期限利差是30.35BP,3年-1年期的期限利差則達到66.62BP,高于其他關鍵期限段的期限利差。
第三,從絕對水平來看,國開債2年、3年期的收益率分別為3.47%、3.61%,位于歷史均值水平附近,加上受貨幣政策轉松帶動的影響,2~3年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配置價值凸顯。
基于此,嗅覺敏銳的基金公司已經開始布局中短端國開債指數基金。廣發基金此次推出的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基金便是緊密跟蹤中債-1-3年國開行債券指數。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該指數樣本券為國開行在境內公開發行且上市流通的待償期為0.5~3年的政策性銀行債。截至10月19日,該指數共包含51只成分券,平均市值法久期約為1.68年,平均待償期約為1.80年,平均市值法到期收益率約為3.35%。
明星基金經理再次掌舵
此次發行的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基金是廣發基金旗下第3只跟蹤國開債指數的品種。早在2016年和2017年,廣發基金分別發行了廣發中債7-10年國開債指數基金和廣發中證10年期國開債指數基金LOF,且業績優異。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0月16日,廣發中債7-10年國開債指數A今年以來累計回報達8.07%,在同類可比的32只指數債券型基金(A類)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的管理人同樣是王予柯。資料顯示,王予柯至今已有近12年債券研究經驗,是業內有名的固定收益基金經理,其對宏觀經濟變化及影響因素頗為敏感,擅長在不同市場環境里自上而下配置高性價比的資產,在固收多策略綜合運作方面能力突出,利率波段把握能力強。例如,2016年三季度提前減倉債券資產并利用國債期貨對沖債券下跌風險,2018年初加倉長期利率品種。
記者了解到,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基金僅投資政策性金融債、債券回購以及銀行存款,不投資于除政策性金融債以外的債券資產。王予柯表示,對投資范圍的限定是為了打造更純粹的被動型債券指數產品,以獲得與標的指數更接近的總回報,追求跟蹤偏離度及跟蹤誤差的最小化,也有利于投資者更簡單便捷地進行資產配置。
在收益分配方面,王予柯指出,市場上同類產品并無明確的收益分配要求,而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基金出于實現投資者收益方式穩定化的角度,將在基金合同中約定“每季度最少分配1次”。
完善國開債指數產品線
每一只好基金的背后,都有一位優秀的基金經理;而在優秀的基金經理背后,必然有一支專業團隊的鼎力支持。廣發基金擁有一支超過40人的高質量固定收益投研團隊,核心骨干投資團隊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0年,在固定收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受益于此,廣發旗下固定收益基金業績表現優異。海通證券報告顯示,截至9月28日,廣發基金固定收益類基金最近一年凈值增長率4.91%,在非貨幣前十五大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基金一直堅持前瞻性的市場研究和產品布局,逐步完善債券指數產品線的同時,也多次填補行業空白。Wind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廣發基金擁有4只債券指數基金,產品涵蓋農發債、國開債品種及短期、長期不同期限,資產規模合計56.30億元,其中3只產品創業內先河。
具體來看,2016年,廣發中債7-10年期國開債指數基金成立,是國內首只長期限政策性銀行債指數基金;2017年,廣發中證10年期國開債(LOF)成立,是國內首只跟蹤中證國開債指數的LOF基金;2018年,廣發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成立,是業內首只農發債指數基金。此次廣發基金推出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基金,既是完善廣發基金債券指數產品線,也將為投資者提供短端市場的配置工具。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