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末的到來,不少公募基金開始盤點規劃新基金的發行狀況和進展。不少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部分公募仍有多只“批而未發”基金面臨6個月的逾期大限,從以往年度來看,今年面臨的“去庫存”總量并不大,但基金募集難度仍不容樂觀。
多家公募
“去庫存”壓力大
多家公募人士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今年權益類基金發行遇冷,部分在年初獲批的基金至今未發,而在6個月發行大限來臨前,不少公募表示“壓力山大”。
北京一家小型公募人士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今年獲批的基金中仍有5只基金待發。
“年初,我們預判股市可能繼續有藍籌行情,申報了幾只大盤寬基指數基金,但獲批后股市大跌,目前投資者情緒仍舊低迷,考慮到未來基金發行困難,公司可能會以發起式基金的方式保成立。”他說,“公司管理層想要盡快建立產品線,補齊短板,但在今年這樣的股市行情中,勉強成立、找到幫忙資金的權益基金很快也淪為迷你基金,后續管理運作也很困難。”
北京另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也告訴記者,她所在公司有1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批而未發”,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找到適當的發行時機。
該人士透露,公司此前獲批的多是二級債基、短債、純債等固收類基金,在今年債牛行情中都順利募集成功。“唯有1只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還沒發行,因為今年股市太差了,即便發行募集也比較困難。不過,年底前也會到6個月大限,也只能硬著頭皮去發。”
募集難度仍不容樂觀
據記者粗略統計,根據證監會11月2日最新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請表,2014年至2018年,各年度成立的基金數分別為347只、824只、1152只、975只、782只新基金成立,而同期獲得批文的新基金分別為343只、1252只、1277只、730只、703只。
數據顯示,近5年新成立的基金與獲批基金數量分別為4080只、4305只,兩者225只的差額大體就是目前“批而未發”基金總量,這相對2016年末統計數據已經大幅減少了569只,降幅高達71.66%。
事實上,在2016年末,監管層針對申報新基金做出規定,要求公募上報新基金產品需要同時上報“批而未發”的情況,并對產品庫存較多的公募一度實施新產品的申報限制等監管措施。
華南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認為,從數據看,監管層對“批而未發”基金的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在過去兩年監管層集中治理基金“批而未發”的現象后,“去庫存”基金的成立數量一度井噴,2016年至2017年成立的新基金數量在千只左右。
他表示,自2014年基金產品實行注冊制以來,基金發行數量和獲批數量呈現井噴。一方面,基金管理人數量增多,各家公募都想盡快建立產品線,基金發行數量也會快速擴容;另一方面,基金行業仍存在“炒新”的陋習,募集新基金更容易做大規模,而存量績優基金的持續營銷相對弱化,基金公司以發新基金來擴大基金規模的方式長期沒有改觀。
“目前‘批而未發’的基金并不多,而且新基金到期的數量和比例應該也不是很高,預計不會出現前兩年‘去庫存’導致基金大批發行的現象。不過,如果大部分是權益類基金,從募集難度而言仍舊不容樂觀。”該研究員稱。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