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只攤余成本法債基面世以來,該類產品的密集獲批與發行,已成為今年公募領域的特有現象。公募投研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攤余成本法計價可以平滑持倉債券在不同時期的損益,產品凈值表現將相對平穩,可提升投資者的凈值體驗。雖然在久期與風險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難度,但攤余成本法債基將與傳統產品并存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且具備一定費率優勢。
搶灘市場
7月15日,長盛基金的首只攤余成本法定開債基——長盛穩益6個月定開債基(下稱“長盛穩益”)發行。同日,銀華基金的銀華穩裕六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下稱“銀華穩裕”)也開啟募資。
而在3月18日,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恒慶一年定開債基獲批,成為行業首只攤余成本法債基。隨后,該基金以63.45億元的首募額度受到市場追捧。
南方基金破局后,市場先后有農銀匯理基金、萬家基金、鵬華基金、長盛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攤余成本法債基獲批或發行。其中,萬家基金旗下的萬家民安增利12個月定開債基已于5月27日發行。
長盛基金認為,“攤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票面利率或協議利率并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余存續期內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每日計提損益。如果把這種估值方法應用到債券基金中,通俗理解就是計算手里債券持有到期能賺多少錢,然后將收益平攤到每一天。
“要求基金估值方式與基金資產的實際變現價值、持有期內的實際運作風險相匹配,是資管新規下產品轉型必須考慮的方向。”某大型公募的資深投研人士馮輝(化名)說,過往的傳統貨基或短期理財債基,其自身都隱含了估值差異和流動性不匹配的潛在風險,而攤余成本法債基則要求在一定封閉期內,其配置資產的到期時間必須短于整個基金封閉時間,以盡可能地消除收益的不確定性。
凈值表現將相對平穩
銀華基金認為,在資管新規背景下,剛性兌付被打破,攤余成本法估值的債基不僅成為監管鼓勵的方向,還會憑借穩健的凈值走勢與良好的投資體驗,受到市場歡迎。銀華穩裕擬任基金經理瞿燦表示,攤余成本法計價可以平滑持倉債券在不同時期的損益,產品凈值表現將相對平穩,提升投資者的凈值體驗。
記者獲悉,當前公募上報的定開債基多是中長期產品,且多是機構定制。馮輝解釋,對機構投資者而言,較長的持有時間往往伴隨著久期波動風險。而通過攤余成本債基則能夠有效降低凈值波動,從而平滑持有期的投資收益。其中,攤余成本法債基對于平滑年度財務報表的影響,是機構客戶尤為看中的。
在投資收益方面,攤余成本法債基還存在杠桿優勢。上海證券認為,相較于貨基和理財產品,定開類型的攤余成本法債基可投資標的的久期可適當拉長,不用進行流動性管理,還可以杠桿最大化,收益更具吸引力。其中,銀華基金表示,銀華穩裕可以充分利用最高達到200%的杠桿空間,適當增厚投資收益。
另外,記者獲悉,為最大程度提升收益率,不少攤余成本法債基,如長盛穩益6個月定開債基、銀華穩裕六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和南方恒新39個月定開債基等還實施了限額發售。業內人士表示,在久期限制情況下,明確一個募集規模,會對攤余成本法債基的未來收益起到提升作用。
信用風險管理或有難度
分析人士認為,在基礎理財領域,攤余成本法定開債基將會與其他類似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與其他產品相比,一方面,攤余成本法定開債基在久期和風險識別上存在一定難度;另一方面,其低費率優勢則較為明顯。
馮輝指出,與傳統貨基相比,攤余成本法債基在資產久期方面還是受到相對較大的限制,取代貨基等其他傳統產品的可能性不大。比如,中等期限的攤余成本債基與普通債基類似,資產久期相對受限,長期的整體收益率可能不及普通中短債基金。瞿燦則指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會呈現出攤余成本法定開債基與傳統貨基和短期理財債基并存的格局。但攤余成本法債券基金的管理難度主要體現在對于債券信用風險的識別上。
記者發現,對于信用風險識別,目前不少公司都派出了實力管理團隊。比如,銀華基金的信用研究團隊人員數量和從業資歷均處于行業前列,為充分挖掘信用風險可控的優質個券增加了投資優勢。同時,長盛穩益則由長盛基金固定收益副總監段鵬親自執掌,其曾在中信銀行從事人民幣貨幣市場交易、債券投資及流動性管理等工作,擁有多年債券研究及投資經驗。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長盛穩益和銀華穩裕在內,這類產品的總費率(管理費加托管費)大多僅為0.2%,與市場定開債基產品平均0.58%的費率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16:27 | 冠中生態: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東... |
16:27 | 廣信材料:截至4月30日股東人數為2... |
16:27 | 廣信材料:龍南基地1.13萬噸/年自... |
16:27 | 廣宇集團:代理銷售外骨骼機器等養... |
16:27 | 國統股份:產品可以應用于鐵路、高... |
16:27 | 國統股份:產品可以用于城市調水、... |
16:27 | 國統股份:公司是PCCP行業內唯一一... |
16:27 | 國統股份:目前公司持續獲得風電塔... |
16:27 | 國統股份:無法獲知公司二季度是否... |
16:27 | 海南發展:截至4月30日股東總戶數... |
16:27 | 漢森制藥: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16:27 | 漢宇集團:公司參股公司同川科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