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科創板打新這塊蛋糕,有太多人覬覦。在公募基金、養老金、券商產品、私募基金、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等參與者中,公募基金以絕對的優勢成為打新科創板的最大“贏家”。不過,公募基金打新科創板的背后,可能跟投資者想的不一樣。
科創板開板之前,公募基金演繹了一次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戲碼:眾基金公司爭先恐后申報科創主題基金產品、前三批科創板基金開售被投資者瘋搶、基金公司準備科創板投研團隊及估值體系等。戰略配售科創板基金也成為頭部基金公司宣傳的重點,被稱為科創板打新“利器”。
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有18家基金公司旗下科創板基金獲批,18只科創板基金在科創板打新上的整體戰果并不盡如人意。反而是未獲批科創板基金的123家公募基金中,部分基金產品實現了對25家科創板公司的“全中”,報價策略驚艷全場。
18只科創主題基金
打新科創板“華而不實”
科創板基金陸續推出后,紛紛設定了10億元的募集上限,超過10億元部分按比例配售。前三批科創板基金開售后,大多產品均實現了“一日售罄”,最終規模鎖定在10億元。10億元的基金規模,在網下打新科創板的過程中,相比規模2億元-5億元的權益基金,打新收益被很大程度上攤薄。
科創板基金的尷尬還不止如此。今年4月份,監管明確所有可投A股的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此消息放出后,公募基金一時間“草木皆兵”——所有具備資格的基金產品全部參與科創板打新,18家基金公司對科創板打新的領先優勢被進一步弱化:公募基金打新科創板,逐漸演化成眾基金公司定價策略的比拼。
最終的打新結果可能會讓科創板基金的持有人有些失望。《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至少有1599只基金對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進行了網下打新,單只基金的中簽結果在1只到25只股票不等,平均獲配數量在15.71只。與此同時,18只科創板基金共中簽科創板股票,平均獲配數量僅有9.11只。
猶記得科創板基金發售時,有基金公司便把這類產品貼上了“科創板打新利器”的標簽,其中12只產品具備戰略配售資格,也被看作能夠最先“上車”科創板的一類產品。不過,從最終結果來看,科創板基金雖然在發售時賺足了眼球,卻未能為投資者帶來漂亮的“果實”。
一家家科創板公司公布網下配售結果,讓這18家基金公司的戰略配售美夢成為泡影。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和天準科技的戰略配售名單中,科創板基金全部缺席,直到中國通號公布戰略投資者名單,僅有華夏基金和博時基金旗下兩只科創板基金在列,這也是公募科創板基金首次現身科創板公司戰略配售名單。
國聯安3只權益基金
實現科創板股票“全壘打”
實際上,在科創板開板之前,在眾多基金公司密集申報科創主題基金之時,就已經有基金公司在積極準備對科創板的估值體系。首批僅6只科創板基金獲批,未拿到科創板基金批文的基金公司邊開始制定科創板的打新策略,邊從路演詢價、定價策略等方面,探索旗下普通權益產品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最佳方式。
國聯安基金旗下3只基金網下打新科創板的成績,可以用“驚艷”二字形容——實現了對25只科創板股票的“全壘打”,3只基金分別是國聯安鑫隆混合A、國聯安精選混合和國聯安小盤精選混合。其中,國聯安鑫隆混合A的最新規模為2.16億元,該基金在上周的基金凈值累計上漲了5.67%,打新收益凸顯。
《證券日報》記者從國聯安基金處了解到,該公司為科創板研究工作配置了比較完備的科創研究小組,團隊由權益投資總監與研究總監牽頭成立,團隊人數占整個投研團隊比例近1/3。另外,對于科創板已經報會的上百只個股,公司科創研究團隊提前做了前期調研及初步的篩選,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在新股定價能力上也具有報價精準、入圍率高的核心優勢。
除此之外,還有34只基金產品均中簽了24只科創板新股,共有491只基金中簽了超過20只科創板新股,而18只科創板基金中,中簽科創板新股最多的是鵬華科創3年封閉混合(共獲配22只)。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有科創板基金獲批的18家基金公司和另外未有科創板基金獲批的123只科創板基金公司相比,后者在科創板打新上不落下風。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