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自2017年至今,A股再融資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可轉債關注度不斷攀升。
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持續擴容,發行規模超1300億元;目前滬深兩市可轉債存量規模已達7761.43億元,較年初增加755.56億元。同時,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為2781.32億元,創歷史新高。
可轉債發行規模
持續回升
《證券日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73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發行規模合計為1319.63億元,占A股再融資總規模的比例為29%。其中,上半年,59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發行規模合計1175.36億元。
隨著可轉債市場的不斷壯大,過度投機、炒作個券的現象逐漸顯現。為了規范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6月17日,滬深交易所就可轉債交易實施細則公開征求意見,包括設置漲跌幅限制、增加異常波動和嚴重異常波動標準、新增異常交易行為類型等。7月1日,滬深交易所就可轉債相關指引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可轉債上市與掛牌、轉股、贖回、回售等業務流程和信息披露要求。
7月21日,共有3只可轉債上市,由于開盤漲幅較大,觸發盤中臨時停牌。上交所表示將依規監管,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從嚴認定。其中,針對N華銳轉(華銳轉債)交易中少數投資者拉抬價格等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依規從重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雖然可轉債監管持續升級,但有關措施并不影響可轉債市場的融資功能,不會減弱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民營上市公司的服務支持力度。今年以來,可轉債發行高峰集中在2月份及3月份,發行規模分別為299.05億元、406.21億元;僅5月份發行規模低于100億元,為65.72億元;6月份開始,發行規模回升至160.88億元,7月份以來也已發行144.27億元。
其中,自6月17日滬深交易所就可轉債交易實施細則公開征求意見至今,已有21家上市公司完成可轉債發行,規模合計211.7億元,發行速度平穩。國信證券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待發可轉債共計182只,合計規模2874.4億元,其中已獲核準16只,獲核準規模合計115.3億元;已過會16只,規模合計115.6億元。
二季度公募持有
可轉債市值環比增逾9%
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持續震蕩,二季度中證轉債指數漲幅為4.68%,而一季度跌幅為8.36%。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為2781.32億元,較一季度增長9.14%,創歷史新高。
“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占總可轉債市值比例上升至35.88%,扭轉了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占比下跌的勢頭。”德邦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徐亮表示,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持倉可轉債市值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一方面因可轉債市場的擴容,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持倉占比上升,公募基金在可轉債上的定價話語權增強。
目前,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已出現小幅下行。截至7月25日,可轉債的平均轉股溢價率為51%,共有50只可轉債轉股溢價率均超100%。6月17日,可轉債的平均轉股溢價率為56%,53只可轉債轉股溢價率均超100%。
“可轉債市場轉股溢價率居于高位,價格中樞小幅回升。”華創證券固定收益組組長、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認為,后續看,驅動仍主要來自正股,可聚焦中報業績、受益周期品價格下跌等方向。一是繼續關注促消費政策實施下的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轉債;二是中期業績確定性較高的主要關注景氣度較高的成長板塊的光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軍工等行業轉債;受益近期周期品價格下跌主要關注中游制造板塊。從價格角度,成長行業龍頭轉債仍有配置價值。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則表示,自2017年可轉債市場加速發行以來已過5年,較多偏債型轉債或迎來到期“大考”。在國內地產、消費依然承壓,成熟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相關行業內競爭力較差、經營戰略積重難返的標的可能存在違約風險。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