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王寧
今年以來,公募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發展呈現“提速”趨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年內QDII基金總規模、份額、產品數量,以及收益率等均有明顯增長;其中,份額較年初增長超過1200億份,漲幅高達34%。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QDII基金業績與份額取得雙贏,主要在于資產配置多元化需求驅動所致;在今年國內外基本面波動差異的影響下,相關資產價格波動較大,內外盤投資機會差異性明顯,從而提升了QDII基金的業績,其總規模增長明顯。但也要認識到,QDII基金發展依然存在專業性和風險意識需進一步提升等局限。
資產凈值接近35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QDII基金資產凈值已接近3500億元,較年初的2943.1億元增長556.9億元,增幅為18.9%;份額增至4981.2億份,較年初的3705.8億份增長1275.4億份,漲幅為34.42%;產品數量增至276只,較年初的222只增加54只。
此外,QDII基金年內業績表現也較為突出。截至12月7日,在276只QDII基金中,實現正收益的有121只,占總量的四成多;其中,收益率超過10%的有64只,超過20%的有41只,超過40%的有17只;全市場收益率排名居首的產品收益率接近58%。整體來看,年內QDII基金無論從規模、份額、產品數量或業績上,均取得不錯成績。
諾安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宋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資金尋求分散風險意愿較強,多元化資產配置驅動了資金對QDII基金的青睞。同時,年內QDII基金的部分產品業績領先于其他類基金,短期內QDII基金還將取得更多成績。
“今年QDII基金規模增長主要得益于業績表現突出,進而吸引資金凈流入。”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內外盤基本面表現各異,投資海外的QDII通過多元化配置獲得較高收益,同時,由于該類產品具有門檻低等優勢,能更好滿足各類投資者配置海外資產、分散投資的需求。
仍需精細化發展
近些年,QDII基金發展呈現出更強的頭部效應,單只產品規模首尾相差甚遠,且伴有品種多樣化、區域分散化特征。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應當結合自身優勢,差異化布局QDII基金,在布局方向上,仍需更加精細化。
上述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介紹,QDII基金交易與A股市場投資在規則和制度設計上有很大差異,投研能力較強的機構,其優勢更加明顯,這是導致頭部效應明顯的主因,但是相較整體基金市場而言,產品不夠細分,例如目前的指數產品多集中于寬基或全基產品,主題QDII基金多掛鉤黃金、原油等,還未契合更多細分主題和行業的投資需求,包括海外市場的科技、新能源等主題產品。
華南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近些年QDII基金發展逐漸從被動指數產品向主動型產品并駕齊驅邁進,投資領域也有所拓寬,但投資結構仍需更加成熟,尤其是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的比重需要進一步平衡。
截至12月7日,公募QDII基金投資范圍主要與中國證監會簽訂的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中國香港、英國、日本、法國和德國等。從總投資市值分布來看,多達1800億元資金投向港股,占總市值的62%,另有8200億元的資金投資美股,占總市值的近29%;其他資金分別投資于越南、日本和德國等。
從單只產品表現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資市值超過100億元的有4只產品,分別為297億元、279億元、209億元、149億元,其余產品投資市值均不超過百億元。
此外,從QDII基金投資行業分布來看,涵蓋了消費、通訊、信息技術、醫療保健、金融、能源和房地產等十余個產業,其中,投資市值最高的行業分別是非日常生活消費品、通訊業務、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這4個行業的投資市值與總市值的占比均在10%以上。
投研能力是關鍵
雖然QDII基金表現亮眼,但從長周期發展來看,市場認可度并不高,發展局限性也比較突出。
“QDII基金需要被更多投資者認知,包括其資產配置的作用及投資風險等。”宋青認為,QDII基金是投資者理財的重要補充工具之一,產品發展受政策或市場風險影響,需要配備具有相應經驗的投研團隊和技術支持,對于風險控制和市場跟蹤能力要求較高。同時,除了國內投資涉及的匯率風險外,QDII基金還涉及國際政策風險等。
前述華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補充表示,目前QDII基金規模的增長還受制于額度的限制,但最大的挑戰在于基金公司是否具備較高的海外投資管理能力。“目前公司旗下的QDII基金主要投資于美股市場,未來也會關注其他地區的投資機會,在充分調研客戶需求和投資價值前提下,穩慎布局新產品。”
對于QDII基金未來的布局方向,前述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透露:“QDII基金未來在細分賽道的布局上還有待完善和擴容。從目前的主題產品來看,除市場上涵蓋的石油天然氣、新能源車、創新藥、半導體等,軟件產業、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美股紅利、智能駕駛等細分主題尚未布局,公司未來也將從這些細分領域申報新產品。”
宋青補充表示,自2011年公司推出3只QDII產品后,一直在黃金、油氣能源和海外不動產信托等領域捕捉機會,“明年的投資方向更多會關注港股、海外固定收益、資源類權益和商品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