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執掌多只偏股基金,且任職以來年化收益率均超20%,這樣的基金經理在國內鳳毛麟角。今天的金牌基金經理——交銀施羅德基金曹文俊就是這樣的人,任職近4年,獨自管理的交銀趨勢優先混合、交銀精選混合年化收益率分別達21.03%、20.51%,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11.09個百分點、8.43個百分點,且近幾年業績持續躋身同類前1/2。
曹文俊持續穩健的業績背后,暗藏了哪些必然和偶然?他會向我們描述怎樣的一個投資世界?
“某時間段中,成長股與周期股的配置權重是有比例分配的,正如月亮和太陽的關系,二者是無法比較的,且相互成為機會成本。”曹文俊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專訪時表示,成長股與周期股的投資方法有著天壤之別。當堅持自己的方法論時,可能會損失一兩個投資機會,但更多的股票不會踩雷。
所持股票過半是中小創
持股集中度不高
曹文俊早在2013年8月8日起任職交銀趨勢優先混合基金經理,一年后的2014年10月22日任職交銀精選混合基金經理。我們重點觀察了其管理年限較長的交銀趨勢優先混合,分析對比了近四年的半年報與年報持股數據顯示,該基金持股特征明顯:從股票數量上看,約有54%為中小創股票;持股集中度不高,第一大重倉股平均持倉僅約6.06%。此外,半年度換股范圍較大,約有76%股票為新進股。
據基金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底,交銀趨勢優先混合共持有33只股票,其中16只為中小創股票,數量占居半壁江山;昆藥集團(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6.4%)、海康威視、碧水源、長安汽車、機器人為其前五大重倉股,三只為中小創股票。從持股變化上看,有22只為新進,新進股占比66.67%。2014年上半年,其所持的33只股票中,有14只股票實現上漲,占比42.42%;有10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跌7.08%)。
據基金2014年半年報顯示,2014年6月底,該基金共持有39只股票,其中24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61.54%;26只股票為新進,新進股占比66.67%。紅日藥業(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5.2%)、眾生藥業、招商地產(退市)、嘉事堂、長安汽車為其前五大重倉股,三只為中小創股票。2014年下半年,該基金所持股票有28只實現上漲,占比71.79%;有6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漲63.21%)。
2014年底,交銀趨勢優先混合共持有44只股票,其中15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降至34.09%;37只股票為新進,新進股占比84.09%。中國平安(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5.02%)、中國人壽、興業銀行、保利地產、泰格醫藥為其前五大重倉股,僅一只為創業板股,且前三大重倉股均為新進的大盤藍籌。2015年上半年,其所持的42只股票實現上漲,占比為95.45%,其中有29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漲26.58%)。
2015年6月底(6月15日起股市急挫),該基金共持有35只股票,其中23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大幅縮增至65.71%;有27只股票為新進,新進股占比77.14%。智光電氣(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5.80%)、泰格醫藥、天壕環境、江淮汽車、通策醫療為其前五大重倉股,與2014年下半年迥然不同的是,前三大重倉股均為中小創股票。2015年下半年,該基金所持股票有14只實現上漲,占比40%;有28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跌16.59%)。
2015年底(8月中下旬再現千股跌停),該基金共持有34只股票,24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提升至70.59%;新進股票26只,新進股票占比76.47%。泰格醫藥(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6.10%)、通策醫療、鼎漢技術、嶺南園林、立訊精密為其前五大重倉股,有4只為中小創股票。2016上半年,該基金所持股票有5只實現上漲,占比14.71%;有14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跌15.47%)。
2016年6月底,該基金共持有29只股票,15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降至51.72%;新進股票22只,新進股票占比75.86%。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分別是泰格醫藥(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7.17%)、伊利股份、和晶科技、鼎漢技術、瀘州老窖,3只為中小創股票。2016年下半年,該基金所持股票有19只實現上漲,占比65.52%;有16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漲4.95%)。
2016年底,該基金共持有58只股票,且半數為次新股,所持股有28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繼續下降至48.28%;新進股票49只,新進股票占比為84.48%。前五大重倉股分別是夢網榮信(持股市值占凈值比為6.72%)、海能達、和晶科技、長春高新、通化東寶,3只為中小創股票。2017年上半年(截至5月12日收盤),該基金所持股票有30只實現上漲,占比51.72%;有28只跑贏滬深300指數(該指數同期跌漲2.27%)。
綜合統計顯示,交銀趨勢優先混合持有的股票中,下個半年度能實現上漲的平均比例是48.86%。從個股上看,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中中小創股票約占三席,7個觀察報告期中,除2014年年報“前五大”有一席中小創股票外,其余6期報告中有5期的創業板股票占“前五大”三席,還有一期占據了四席。在A股出現系統性下跌時,該基金未對中小創股票有明顯減倉。
高度關注高增長行業
區別投資成長股與周期股
當《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問及近幾年的投資啟發時,曹文俊表示,在投資過程中,成熟的投資方法很關鍵,他的方法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
曹文俊向記者講述了他在2015年6月份、2015年8月份及2016年初的多次系統性風險的投資過程,由于提前進駐了行業景氣度向上、業績確定性比較高、估值水平比較低的股票,突擊快遞行業股票,堅守白酒、家電等龍頭,最終實現了“跌時抗跌漲時快漲”的場景。曹文俊高度關注高增長行業,在他看來,在經濟逐步放緩的背景下,行業增速能保持比較高的,要么是行業處于相對滲透率比較低的位置,要么就是有大的市場可以做一個技術性替代。所以,行業增速比較高的行業板塊中,相關公司哪怕估值有點高,他都會高度關注。此外,曹文俊擅于抓行業龍頭,正如他所言“行業的競爭結構是對行業龍頭有利的,行業龍頭不因為規模大而增速變慢,反而會比行業增速更快。”
直到去年7月份,曹文俊將此類防御性“功臣”做了減倉,他說,當時減倉的理由,正是基于自上而下的策略判斷。
談到自己的投資邏輯,曹文俊詳細向《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描述了成長股與周期股的關系。“我大體先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策略判斷,一個時間段中,周期股、成長股的配置權重是有一個比例分配的,這是月亮和太陽的關系。”他進一步解釋,“周期股強的時候,核心的魅力在于產能利潤率突破平均點之后價格、業績的上升有非線性變化。成長股是相對穩定的,此類行業每年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復合成長率,市場容量足夠大,我們可以把估值提高一些。核心競爭力足夠強,進入壁壘足夠高,毛利率、凈利率水平可以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甚至通過規模優勢可以把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在投資方法上,曹文俊對成長股和周期股有著不同的研究投資方法。在他看來,某個成長股和某個周期股是無法比較的,在某個階段中,成長股的機會成本是周期股,周期股的機會成本是成長股。
“從驅動力的角度來講,成長股和周期股差別也很大。周期股最核心的變化,是以自上而下的經濟增長為主導、以投資為主導的經濟變量驅動需求端變化,而供給端變化是結構性的,每個領域中各有各的不同。所以,看一般周期股要用演繹法。而成長股多用歸納法,它的驅動因素不是一蹴而就的。”曹文俊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
當記者觀察到交銀趨勢優先混合持股集中度不高時,曹文俊說,他把選股和整體風控結合在一起做,單行業偏離度不大。“我的篩選標準比較嚴格,要求自上而下宏觀邏輯比較通順,自下而上業績增長和大邏輯匹配程度要比較高,其標準包括行業增速、市場容量、核心競爭力、公司管理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當然,估值水平要相對合理。”他說,“若一個行業超配足夠多,除非你對該行業的理解比其他人高明很多,公司跟蹤得很緊,否則就是主動加大風險去博收益。”
堅守方法論就不會輕易踩雷
“看路開車”不斷修正判斷
來自好買基金的研究數據顯示,曹文俊的投資戰斗能力(按經理的盈利能力評分,戰斗力分數越高,說明基金經理的盈利能力越強)超過同類平均水平,但其穩定性(按經理業績排名的波動性評分,穩定性評分越高,說明經理排名越穩定)和防御能力(防御力按經理的回撤控制能力評分,防御力評分越高,風險越小)同樣遠超同儕。
數據顯示,曹文俊整體戰斗力為9.18分,而同類基金經理的平均戰斗力為5.02分,比同類平均水平高82.87%,戰斗力在902位可比基金經理中位居第76名。穩定性、防御力分別為9.19分、5.71分,分別比同類平均水平高83.79%、14.20%。
“當堅持自己的方法論時,可能會損失一兩個投資機會,但是更多的股票不會踩雷。”曹文俊進一步向《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說道,“成長股對于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我自下而上選成長股,若持倉超3%,肯定是已經調研過并與公司高管見面溝通過。一般重組未過會的股票,我不會持倉超3%,純短線投機更不超過1%。只有整體組合中偏交易偏投機的比例控制好,整體組合才可以保持相對穩定。”
當記者提及2015年、2016年其管理的基金回撤較大時,曹文俊坦言,他的選股方法有一個軟肋——在單邊上行的市場中比較吃虧。在2015年3、4月份的時候,為了加強進攻性,放松了標準,相當于主動加了風險。“去年2月份到3月份,我對自上而下的宏觀判斷出現差錯,減了成長股加了周期股,事實證明我的確錯了。”坐在記者對面的曹文俊,此時像個靦腆的孩子,“做錯了也沒辦法,因為這不是方法論的問題,是基本假設的問題,是政策判斷的問題。”
“我做一個判斷時,基本上會設定一些檢驗指標,這些宏觀數據的檢驗指標和自己的預期不一樣了,我就要去修正基本假設和判斷。”曹文俊繼續說道,“還有一個基礎的工作,就是復盤。對那些漲得比較多的板塊或股票,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論解釋,如果持續一段時間不能解釋,那么要非常小心,這時自己的組合不應該和市場偏離很大,否則很危險。就像汽車開進了一條路,卻發現導航是壞的。”
在采訪的最后,曹文俊借《證券日報》平臺喊話基金持有人,他建議投資者不要在市場最熱的時候沖進來,而通過定投的方式或者市場熱度比較低的時候買基金,復合收益率比定存有明顯的吸引力。同時,他還建議基金公司把握好產品發行節奏,莫在市場高點時發基金,雖然公司賺到了錢,但套牢了投資者,最終本末倒置,既砸了品牌,又傷害了渠道。
◆點評
在筆者看來,曹文俊的操作風格表現激進,并實現了戰斗力與穩定性雙優。有著近四年管理經驗的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其方法論的有效性和抗風險性已經得到市場驗證。對自己的方法論,什么時候該堅守、什么時候該質疑,曹文俊心里很清楚。正如他打的比喻:看路開車,并且在各種環境下做好保護措施,以防出現太大紕漏。
其實,曹文俊的投資還隱藏著一種平衡:有成長股與周期股的平衡,有投資組合的配置平衡,還有投資心態的平衡。這種平衡,也促成他投資路上的步伐穩健,而非一蹴而就。
最打動筆者的,是曹文俊對投資者說的幾句話,他勸誡投資者莫在市場最熱的時候沖進來,同時建議基金公司莫在市場高點時發基金。“公司賺錢,投資者虧錢”,在這一行業痛點上,曹文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而這勢必會引起是整個資管行業的共鳴。
(聲明:本文嘉賓言論尤其是對股票的判斷,僅是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本文作者與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無任何利益關系;文中涉及基金的業績為歷史表現,不能說明未來)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