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謙徳
見習記者 李萬晨曦
16年前,非典襲來,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高德紅外一舉成名:當時公司的智能型紅外測溫系統為建立疫情監測網絡、成功狙擊非典疫情立下了“汗馬功勞”。
近日,高德紅外一項居國際先進水平的碲鎘汞制冷型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項目通過專家評審,這是公司在非制冷型大面陣探測器芯片研發成功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高德紅外是怎樣實現了從銷售紅外測溫系統到紅外產業鏈整體布局的高質量發展?正如高德紅外創始人、董事長黃立概括的一句話,“深耕紅外探測主業,創新驅動發展,掌握核心技術是根本”。
紅外探測高端核心芯片
實現進口替代
“紅外探測器的性能決定了整機的性能,也決定了中國紅外行業的發展水平,通過這些年的努力,高德紅外不僅在非制冷型探測芯片上實現了批量生產,而且在制冷型探測器芯片上也取得了突破。這標志著我們國家在紅外探測器的水平上達到了西方一流先進水平,也將使紅外行業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黃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相較于非制冷探測器,制冷型探測器的靈敏度更高、作用距離更遠,但其技術難度也更大。高德紅外近日通過的制冷型1280×1024規模、12μm像元尺寸的探測器芯片,以大面陣、小像元而一舉打破了紅外成像系統中高端核心芯片的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據了解,高德紅外該款制冷型探測器主要性能指標達到或優于國際同類產品指標,其芯片面陣大小、最小像元間距、最小噪聲等效溫差等指標都代表著我國制冷型紅外探測器芯片研發與制造的最高水平,大幅度提升了紅外熱成像系統的空間分辨率,提高了探測、識別作用距離。采用1280×1024規模、12μm像元尺寸的高清制冷紅外探測器的各類軍用紅外系統可實現1K高清紅外成像,相同視場的情況下,較640×512規模的探測器系統空間分辨率提升了40%,探測、識別目標的作用距離也將提升40%。在光電雷達、各類瞄準鏡的應用中,同樣焦距的情況下,選用1280×1024規模、12μm像元尺寸的探測器比320×256規模、30μm像元尺寸探測器的系統作用距離提升126%,同時大幅度擴大了搜索范圍,提高了搜索效率和目標跟蹤精度。
“高德紅外從創立至今,十年以來專注主業,心無旁騖,實現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力爭高質量發展之路。”黃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高德紅外是位于武漢東湖開發區的一家高科技上市企業,從2010年上市之初,資產25億元,收入3.8億元,到2018年末資產44億元,收入10.8億元,上市8年時間,實現了高增長。
“紅外技術最核心的部分就集中在紅外芯片上,高德紅外在2010年上市前就開始了核心技術的布局。”黃立說。
記者日前來到高德紅外公司,在展示大廳,只見不足指甲殼大小的正方形芯片被放置在顯眼位置。“這小小的紅外芯片,歷時8年實現自主研發,技術水平已躋身國際第一梯隊。”工作人員介紹。
紅外探測器芯片曾一度受制于西方國家,而經過持續十幾年的核心技術的攻克,公司研制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紅外芯”,并成為國內唯一、國際少有的同時具備高性能非制冷探測器、制冷型碲鎘汞及二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等三條核心器件批產線,技術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廠商。
據了解,高德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三條生產線且已全部達到批量生產條件的廠商,可以高效保障高科技軍工領域及民用領域對紅外探測器芯片的需求。進入批量生產后僅一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凈利潤達1.5億元。作為國內率先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企業,公司在該領域的業務也將隨著基礎探測器芯片向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的發展中實現量能的快速釋放,為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回憶起核心技術攻關過程的細節,黃立十分感慨:“可以用‘臥薪嘗膽’來形容當時的過程。”他介紹,從原材料自己制備到后續環節的上百個工藝,有任何一個工藝出現問題就完不成,無論是設備、人才還是技術,當時都是一窮二白,全靠自己一點一滴完成。從上市之初,高德紅外開始了核心元器件芯片的研發,原計劃3年到5年研制,但到了2016年至2017年期間,關鍵工藝上一直沒有突破。“那時我們感到心慌,造不出來怎么辦,怎么向投資者交代,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但是不放棄,靠智慧,也靠吃苦耐勞,到了2017年前后,真正實現了技術的全面突破。”
黃立回憶起當時研制配方的更新改進,使得卡了兩年無法改進的“噪聲大、圖像達不到預定效果”的問題得以攻破。“當按照改進的配方最終形成了非常漂亮的圖像的那一瞬間,整個課題組歡呼雀躍。”黃立說。
持續高研發投入
一季度研發費用5534萬元
“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增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著力點。”黃立表示。
在研發投入方面,高德紅外持續大規模研發投入,逐年來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均超過20%。上市以來,將全部募集資金及利潤用于向“高、精、尖”領域進行布局,據2019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研發費用5534萬元,同比增長39.68%,這也為業績增長提供支撐。目前高德紅外已擁有各類型高科技人才2700余名,國內外專利技術近200項,還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事實上,作為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高德紅外集聚了創新的機制、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和實驗條件等方面優勢。公司完成了內部激勵制度的制定,公司鼓勵研發人員、技術工人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并將員工考核內容與業務指標掛鉤,設立項目獎、生產獎等,以此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要想把高技術做好首先是要有好的團隊,我們建立了比較龐大的團隊涉及到幾十個專業研究室,形成系統性的研發平臺。我們也希望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黃立說。
加快紅外熱像
在新興民用領域推廣
2018年,高德紅外晶圓級封裝紅外探測器芯片實現量產,這意味著紅外技術將以更優性能、更低價格進入“尋常百姓家”。而高德紅外民品的創新也在近期有了新的進展。“下一階段發展規劃重點是大力發展民品,這也是基于前期晶圓級封裝的核心突破。”黃立說。
公司近期正式發售的紅外熱成像手機配件MobIRAir,就是基于晶圓級模組開發的自有消費類產品,目前在京東上的預售價格在千元以下。這款產品擁有輕巧便攜、方便耐用、全畫幅測溫和APP功能強大的特點,可快速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如房屋檢測工具、戶外夜視、便攜車載夜視、醫療看護、家庭成員健康管理、防火監測、住宅安防等。該產品是公司晶圓級封裝探測器量產后推出的首款消費級產品,也是低成本、高性能晶圓級封裝探測器在新興民用市場應用的一次重大節點。
2018年,公司與美的集團成立的聯合實驗室目前已開發出研發樣機,該產品結合雙方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拓展智能家居市場,提升空調的紅外感應應用水平,孵化出智能化水平更高、更貼近用戶喜好的紅外檢測模塊和應用功能場景,以搶占智能家電市場的制高點。
記者了解到,高德紅外將陸續推出基于晶圓級模組開發的系列新產品,加快紅外熱像新興民用領域的快速推廣,以實現軍品、民品占的均衡發展。
(策劃 趙謙徳 李萬晨曦)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