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謝若琳
9月5日,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光線控股于9月4日在北京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公司以9.999億元為對價受讓光線控股持有的貓眼文化11.11%的股權。本次投資完成后,公司持有貓眼文化30.11%的股權,光線控股持有貓眼文化47.02%的股權。
業內有聲音認為,此時貓眼與微影時代正在洽談收購,光線傳媒受讓股權意味著收購事宜基本敲定。
微影已裁300員工與貓眼合并洽談進入尾聲
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證實了此事,“雙方談判已進入尾聲。為了促成此次合并,雙方都進行了裁員分流,其中微影拆掉三分之二,原先1500人只留了500多人,被裁掉的大部分是原格瓦拉的人馬”。
另一方面,今年暑期檔,在微影、貓眼僵持之際,淘票票趁機拿下互聯網宣發冠軍。
2017年8月份,光線控股以17.76億元的對價購買了上海三快科技持有的貓眼文化19.73%的股權,當時,貓眼估值為90億元。此次收購,光線控股將本次標的股權以平價轉讓。
光線傳媒表示,繼續對貓眼文化進行投資,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分析,光線傳媒此時增持貓眼,一方面是近期貓眼與微影合并是大概率事件,合并后光線傳媒持有貓眼的股份將會被攤薄。如果持股比例低于20%,貓眼與光線傳媒無法并表。
而此次收購的背景是,互聯網浪潮下,在線票務平臺迅速崛起,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野蠻式發展后,初步形成了貓眼、淘票票、微影時代的“三國殺”格局。
直到今年6月份,微影與貓眼開始接觸,洽談合并事宜,“這不是他們第一次接觸了,在此前幾年,貓眼和微影就接觸過好幾次,但是雙方互相看不上,都不肯妥協。”有接近貓眼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貓眼和微影合并是“動了真格的”,“一方面,微影背后的股東騰訊與貓眼開始有交集,貓眼背后的股東光線傳媒也極力促成此事;另一方面,阿里大文娛板塊動作不斷,淘票票強勢擴張,給貓眼和微影帶來了壓力”。
此前,有報道稱,合并事宜將于8月底正式收尾。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多方采訪,有知情人士透露“接近尾聲”,“還有一些細節僵持不下,主要是圍繞內部管理的問題。”
貓眼扭虧淘票票趁機搶地盤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此次合并,貓眼和微影都已經進行裁員分流工作,“貓眼方面動作不大,有一部分人員主動離職,而微影方面‘下了血本’,裁掉了三分之二的人員,原有的1500位員工,只剩下500多人,有的部門還被‘連鍋端’了。”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
對此,微影方面回應稱,“網絡傳言的員工總數和裁員情況并不準確,此次大約裁掉了300人左右,裁員主要是為了優化配置提高效率。”而關于合并進展,以及目前人員總數,貓眼方面表示,不方便回應。
值得關注的是,光線傳媒入股貓眼后,首次披露了其業績情況。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貓眼資產總額15.43億元,凈資產-1621.58億元;去年,貓眼實現營業收入10.32億元,營業利潤-1.11億元,凈利潤-1.09億元。
今年以來,貓眼開始扭虧。2017年1月份-5月份,貓眼實現營業收入10.32億元,營業利潤7441.35萬元,凈利潤7312.57萬元。
不過,光線傳媒并未完整披露貓眼上半年的利潤情況。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進入暑期檔后,貓眼進行了大量的票補,可能對業績造成了一些影響。
實際上,今年暑期檔,上演了票務平臺的一次升級戰,互聯網宣發模式愈發明朗。
根據微影時代專業版APP數據統計,2017年暑期檔國內票房總收入達到162.2億元,與去年124.4億元相比,增長了30.39%,其中《戰狼2》貢獻了54.9億元,撐起票房大旗。
而在這場票房盛宴中,作為《戰狼2》的獨家互聯網發行方,淘票票也分得一杯羹。在這樣的基礎上,阿里影業與《戰狼2》的主要發行方北京文化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戰狼2》票房收入當中,淘票票出票占比達到40%。
根據易觀新近發布的《2017年暑期檔電影市場觀察》,今年暑期檔淘票票的合作影片達9部,其中單片票房超過10億元的有1部,單片票房收入在5億元-10億元之間的有2部;微影的合作影片6部,其中單片票房超過10億元的有1部,單片票房收入在6億元-10億元之間的有1部;而貓眼的合作影片為7部,單片票房超過5億元的數量為0。從市場份額數據來看,淘票票以30.9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貓眼和娛票兒分別以29.72%和21.84%緊隨其后。
易觀認為,淘票票和微影在今年暑期檔合作宣發影片中票房過億的影片占比均為66.6%,整體而言,淘票票平均票房量在所有廠商中位列第一,表明其選片能力較強。暑期檔,淘票票和微影與貓眼在合作影片上拉開了差距,這也是貓眼首次被拉開差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