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扇貝“又跑了”背后:去年12月曾組織投資者海上參觀扇貝播種
1月28日,632;1月30日,4737——這是“獐子島”這一關鍵詞在某搜索平臺上搜索指數的躥升,這一躥升背后是1月30日晚,獐子島(002069,SZ)連發三篇公告,分別代表扇貝“又跑了”、業績由預盈變預虧了,以及公司回應深交所對控股股東遭檢察院公訴的問詢。
當然,最受關注的是上述公告中的這兩句話:“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這不由得讓人回想起2014年10月,獐子島也是對外宣布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當年全年虧損。
媒體記者梳理歷史資料后,發現以下兩個問題值得關注。
獐子島需回應:三年來如何降扇貝死亡率?
獐子島在2014年10月的相關公告中表示,造成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的原因是:“北黃海冷水團低溫及變溫、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營養鹽變化等綜合因素。”
媒體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后注意到,事實上,1921年,日本學者就開始對了對黃海冷水團的調查工作,著名的物理海洋學家赫崇本也對黃海冷水團進行了研究。即對黃海冷水團的研究起始時間早、資料多。
獐子島位于大連長海縣獐子鎮。上世紀80年代,長海縣海洋島海域浮筏養殖櫛孔扇貝,連年大批死亡;90年代初的調查研究已表明:水溫異常波動與櫛孔扇貝大批死亡有密切關系,且獐子島當時每年扇貝大批死亡損失情況僅次于海洋島,在海洋島、獐子島、小長山島海域中居第二。
當時的扇貝死亡集中發生在每年6月末至7月初,結束于7月末到8月初,死亡高峰集中在7月中、下旬的5~10天內。但從生物種類上看,當養殖櫛孔扇貝發生大批死亡時,同海區人工放養的貽貝、海灣扇貝、蝦夷扇貝、鮑魚等均未發生死亡。
從對溫度適應能力來看,貝類分為廣溫性貝類和狹溫性貝類,前者對溫度適應能強,后者弱。櫛孔扇貝和蝦夷扇貝雖然均屬狹溫性貝類,但櫛孔扇貝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蝦夷扇貝適宜生長的溫度為5℃~23℃,后者比前者適應性要強。
那么,為何在多年前曾發生櫛孔扇貝大量死亡事件,多年后,適應性強的蝦夷扇貝仍然大量死亡?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歷了2014年9月、10月蝦夷扇貝存貨異常事件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曾于2014年10月21日開會,專門研討相關事項,并形成會議紀要。紀要提出了4點建議:
第一,優化底播增殖結構,進行蝦夷扇貝增殖等級劃分,針對不同等級選用不同增值策略;第二,根據環境特點,通過種質創制提高產品對環境的抗逆性;第三,開展海域養殖生態容量評估,控制養殖總量,優化養殖布局,實現穩產、優質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第四,加強海域生態環境監測,實現年度生態環境綜合評估與預測。
三年多之后,獐子島又發生了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導致全年預虧的事情。那么,這三年以來,獐子島對加強冷水團研究和監控、減少蝦夷扇貝死亡率,做了哪些工作?這是獐子島有必要對投資者進行回應的。
二股東減持期間:公司組織投資者觀看扇貝播種
獐子島2018年1月30日晚公告了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的消息。當晚,媒體記者注意到: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和島一號基金于去年11月13日~12月19日,分四次拋售獐子島股份199.85萬股。
而1月31日,經媒體記者進一步查證,注意到2017年12月6日~7日,也就是在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和島一號基金持續拋售獐子島股份的過程中,獐子島邀請了投資者代表6人、大連海洋大學專家1人以及券商和其他機構研究員5人,到“貝類凈化車間、獐子島鎮及獐子島確權海域”進行調研。
調研內容有三項:1.體驗獐子島原產地海參“大雪采捕”;2.調研蝦夷扇貝苗種底播;3.調研海洋食品制造。
獐子島特別表示,“調研人員還乘船至公司近海播苗區域觀看了蝦夷扇貝苗種底播生產。”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