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張文娟
頭頂上市公司光環的企業一般來說在生產、經營、投資、決策等各個方面都優于其它非上市公司。然而這并非絕對,就有那么一家上市公司投資決策能力令人詫異。
恒星科技2007年4月17日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員,是一家從事生產金屬制品及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專業制造商。
翻閱該公司2017年年報發現,恒星科技有多個投資項目均未達到預期收益,進一步查閱該公司多年的公告,發現這些投資項目大多是常年盤踞公司年報的“僵尸”項目,跟隨市場的發展頻繁改建。
有項目長建七年未達預期收益
“3萬噸鋼簾線改建項目”結束七年長建終于完成投產,據該公司2017年報顯示,該項目投入2.83億元,預計收益是4383.80萬元,實際收益卻是868.71萬元,然而恒星科技的解釋是由于市場因素未達到預計收益。
查閱恒星科技的公告發現,“3萬噸鋼簾線改建項目”的發展經歷幾經曲折坎坷。2010年11月份,該公司公告欲定增募集7.24億元建設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然而預案并未通過證監會的審核。恒星科技并未放棄此項目,于2011年第一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自籌資金繼續建設年產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
恒星科技在2011年年報中對繼續建設年產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的原因是這樣描述的,“面對需求減弱的不利局面,通過擴大超精細鋼絲的生產能力,增大市場份額”。
行業人士認為,通過擴大產能應對需求減弱的局面并不是明智之舉。而從公司的公告來看,這個項目進展也不順利:公司2013年3月18日迎來了關于終止年產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暨改建年產3萬噸鋼簾線項目的公告。
恒星科技給出的改建原因是由于該項目下游市場發生變化,產品需求量下降,為盤活年產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前期已投入的資產,終止年產1.5萬噸超精細鋼絲項目建設,并利用該項目此前所擁有的資源,將此項目改建為年產3萬噸鋼簾線項目。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該項目徹底完工,經過七年的長期建設,3萬噸鋼簾線改建項目最終完工卻未實現預期收益,市場因素成了“背鍋俠”。
有項目進度“開倒車”
除3萬噸鋼簾線改建項目之外,2017年年報顯示“年產5000萬片多晶硅片項目”的項目進度為71.06%,該項目的經歷也有波折。
恒星科技2010年12月7日公告稱,公司為抓住新能源產業太陽能電池行業的發展機遇,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由其全資子公司河南恒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河南省博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2.63億元建設“年產100MW硅片新建項目”,建設周期是兩年,自2011年1月份至2013年1月份完工。
翻閱該公司歷年年報發現“年產100MW硅片項目”自2013年處于暫緩狀態,2013年、2014年、2015年報顯示,項目進度分別是35.58%、21.76%、31.95%,也即,按照年報顯示數據,“年產100MW硅片項目”在2014年的進度開了“倒車”。
然而隨著光伏行業的回暖,恒星科技開始改建此項目,恒星科技2016年6月22日公告稱,在“年產100MW硅片項目”建設的基礎上調整建設“年產5000萬片多晶硅片項目”。
這次更改項目恒星科技給的理由是,當年由于太陽能光伏行業的變化,“年產100MW硅片項目”暫緩建設,隨著近年來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趨好及國家政策的支持,決定在原“年產100MW硅片項目”基礎上調整建設“年產5000萬片多晶硅片項目”。預計總投資2.4億元,項目計劃建設期是2016年6月份至2017年6月份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有投資者擔憂,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年產100MW硅片項目”自2011年開工建設,當時投入的生產設備在六年之后還能改投使用,那么更改之后的“年產5000萬片多晶硅片項目”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是否能跟上市場的需求還是個未知數。
有項目被懷疑預期產值
讓投資者憂心的項目遠不止如此。
據恒星科技2015年12月9日公告,由于鞏義機械工業園區提供的優惠政策,能降低成本,增加產能,提高業績,公司決定對鋼簾線產品、超精細鋼絲產品的成品生產設備進行搬遷技改,預計總投資2.19億元,預計建設期為12個月。建設完成后,使鋼簾線產品產能最終達到9萬噸/年、超精細鋼絲產品產能最終達到1.5萬噸/年,并可形成0.5萬噸/年產能的膠管鋼絲產品,同時可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情況調整實際產量。
然而該公司2017年報顯示該項目進度為81.59%,和當初的公告相比,24個月過去了,該項目仍未完工。目前收益是357.18萬元,預計收益是4500萬元,不難看出,該項目即將完工,然而收益卻難言理想,能否達到預期值得懷疑。
定增項目兩次變更
恒星科技頻繁變更投資項目是慣用手法,在2015年的定增募投項目的建設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2017年年報上的“6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項目”其實是由2015年的定增項目演變而來。
2016年恒星科技定增募集資金到位,募資凈額為9.52億元,用于建設“年產9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項目”。時隔半年恒星科技更改募資項目,2017年3月1日發公告稱,將募投項目由“年產9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變更為“年產6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這次恒星科技給的變更原因是生產工藝的革新,所以公司計劃將主要生產工藝由高分子復合材料(樹脂)涂覆金剛石微粉變為采用電化學反應方式(電鍍)固化金剛砂。該項目的計劃投資總額也由9.76億元調整為9.53億元。
然而,事隔半年,恒星科技再次更改募投項目,2017年12月19日公告稱,隨著光伏硅片切割耗材的改進,公司生產“超精細鋼絲”產品的部分設備面臨閑置的風險,為提高公司設備的利用率及公司鋼簾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公司計劃在改進部分“超精細鋼絲”產品生產設備的基礎上建設“高端智能化鋼簾線制造項目”,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年產6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項目”實際使用募資7.23億元,“高端智能化鋼簾線制造項目”計劃使用募集資金2.30億元。
據2017年報顯示,年產600萬km超精細金剛線項目工程進度是40.79%,已投入2.35億元,收益是982.47萬元,預計收益是2.53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高端智能化鋼簾線制造項目”未實際投入募集資金。
公司運營能力遭質疑
縱觀恒星科技上市以來的投資項目,只有IPO的“年產20000噸高等級子午輪胎用鋼簾線擴建項目”和2009年定增的“2萬噸/年子午輪胎用鋼簾線擴產項目”順利建成投產。其他投資項目都經過數次更改,仍未達到預期收益。
據該公司年報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是17.36億元、20.64億元、30.46億元,同比增長-7.50%、18.93%、47.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949.14萬元、1.06億元、5659.13萬元,同比增長-13.17%、167.81%、-46.49%。恒星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凈利潤漲跌不穩,顯然是增收不增利。
長期關注恒星科技的投資者遺憾地說,“恒星科技的多個投資項目還未建成就面臨市場需求改變和生產工藝落后的局面,這充分地說明項目投資決策的失敗,一次失敗是失誤,多次失敗就是能力問題,說明公司高管不具備規劃戰略發展的能力,不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恒星科技的多個投資項目都是這種問題,要么是公司經營能力有問題,欠缺戰略投資能力;要么是項目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內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