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A股市場上最大規模常規股份回購完成。
美的集團2019年1月1日晚間公告,截至2018年12月28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9510.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275%,最高成交價為48.4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36.49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約40億元。本次回購股份金額已達到最高限額,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
2018年完成的最大規模股份回購
2018年,A股市場上掀起了股份回購的熱潮,美的集團成為其中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
2018年7月,美的集團發布《關于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預案》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回購金額不超過40億元的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在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50元/股的條件下,按回購金額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于8000萬股,約占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1.2%以上。
從2018年7月26日履行完畢回購前法定程序可以開始實施回購以來,美的集團用時5個多月,累計回購股份數量9510.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275%,最高成交價為48.4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36.49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約40億元。公司表示,本次回購股份金額已達到最高限額,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本次回購股份將予以注銷,注銷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將由66.62億股減少至65.67億股。
此次美的集團股份回購實施完畢,系2018年A股市場上已完成的規模最大的常規回購。
數據顯示,自2011年回購開啟以來,除了2014年*ST油服因為重組實施的63.03億元回購以外,此前單次最高的回購是寶鋼股份于2013年5月底完成的50億元回購。2015年,曾有過海通證券不超216億元回購預案和萬科不超100億元回購預案,一個最終未能實施,一個最終僅回購1.6億元。
有利于維護股東利益
對于股份回購,滬深交易所均發布相關新規予以支持。2018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改后的公司法,對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此次修改后的《公司法》明確,六種情形下,公司可回購本公司股份,包括(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二)與持有限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將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五)將股份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六)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2018年11月,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指出,支持各類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鼓勵運用其他市場工具為股份回購提供融資等支持,簡化實施回購的程序,引導完善公司治理安排。
美的集團董秘江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負責任的誠信上市公司,(美的集團)高效完成了目前A股歷史上已實際實施的最大常規回購,彰顯了公司對長期價值成長的信心,以及在低迷的市場中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的決心。”
長城證券表示,回購的作用主要有傳遞股價低估信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調節所有權結構、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降低被收購風險等,其最終目的是增加公司價值。在市場低迷時期,股份回購向市場傳遞股價被低估的信號,同時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資金,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
2018年股份回購規模空前
事實上,2018年的大手筆股份回購遠不止美的集團一家公司。
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A股市場上共有63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常規股份回購預案,合計擬回購上限金額達1713.28億元;2018年上市公司合計完成股份回購金額達161.39億元,而2017年全年僅有438家公司公布回購預案,回購總金額63.66億元。2018年的擬回購股份金額甚至超過了2016與2017年兩年的總和。
此外,2018年10月29日晚,中國平安還公告稱,公司將根據資本市場、公司股價的波動和變化,酌情及適時回購公司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按總市值1.13萬億元、10%回購上限計算,回購資金資金上限為1130億。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