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609天,于2018年10月10日畫下完美句號的“A股史上最大醫療器械跨國并購案”——藍帆醫療并購新加坡柏盛國際,在為資本市場留下一個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的同時,也為藍帆醫療突破事業天花板提供了歷史性的契機。
“收購柏盛國際最重大的戰略意義是幫助藍帆醫療突破了事業的隱形‘天花板’,為公司全面進軍醫療器械領域的藍海打開了光明之門。我們借助這個交易帶來的頂級團隊和國際化平臺,未來去布局任何新科室的器械產品線,將不會再有人質疑我們是否有能力駕馭。”親歷并主辦了這場交易后,公司董事、副總裁、首席資本官兼董秘鐘舒喬日前接受了《證券日報》獨家專訪,深入介紹了收購完成后三個月來公司的各種全新變化。
藍帆醫療董事、副總裁、首席資本官兼董秘鐘舒喬
破局事業“天花板”
藍帆醫療是一家以中低值耗材業務享譽業內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其主要產品PVC醫用手套和健康防護手套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2%,位居全球第一。然而,與生俱來的不安分卻一直驅使著公司挑戰更高的事業邊界。自從2013年登頂PVC手套全球龍頭企業的寶座以來,藍帆醫療就確立了要向醫療器械全領域進軍的宏大戰略。
鐘舒喬說:“毋庸諱言,從中低值耗材往高值耗材走的路程是非常艱辛的,我們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并在挫折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和戰略。此次完成對柏盛的并購,其戰略意義是借助外力,為藍帆嫁接了一流的平臺、一流的團隊,向上打開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的產業團隊大多具備在全球頂級的醫療器械公司經營管理多個事業部和產品單元的經驗,所以未來當我們再次向外科、骨科、糖尿、疼痛管理、康復等領域進軍時,大家千萬不要感到驚訝——這就是劉文靜董事長經常講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內涵。”
因為完成對柏盛國際的收購,開啟了“中低值耗材+高值耗材”發展模式的藍帆醫療,在其隨即發布的三季報中給投資者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55%、歸母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64%;2018年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119%、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02%。預計2018年報歸母凈利潤3.2億元至3.8億元,同比增長60%至90%。從這個預測中可知,柏盛國際完成收購時提出的2018年凈利潤承諾,難度不大。
可談起這些財務數據,鐘舒喬直言,柏盛良好的盈利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其“心內科全球化平臺”的行業地位其實更加關鍵,也是藍帆醫療決定出手收購的最核心考量。
“賣方中信產業基金之所以會在那么多競標買家中,做出抉擇將柏盛國際賣給藍帆醫療,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藍帆醫療對柏盛國際的平臺型公司和全球化公司的價值認知是最深刻的。”鐘舒喬談到,競標過程中,有很多潛在買家提出,只對柏盛國際的中國區業務感興趣,希望賣方將柏盛國際予以分拆出售;藍帆在這個問題上則鮮明的主張,柏盛國際只有保持全球化的運營架構才具備平臺型公司無限的價值,分拆是自斷其臂。這種認知與賣方不謀而合,客觀上也對賣方執行這個交易也是難度最低的,因此很快便達成交易共識。
對于柏盛國際的價值內涵,鐘舒喬進一步解釋道,藍帆醫療不算醫療器械行業的先行者,但后發制人、起點極高,最核心的就在于擁有了柏盛這個全球化的平臺型公司。
具體來講,鐘舒喬說,“第一,我們的研發和臨床都是InternationalStandard,大家將來會慢慢體會到一家始終秉持國際水準進行研發和臨床的國際化公司是如何在日久天長的產品競爭中實現領先的;第二,我們未來必定會進軍其他科室。如果我們只是一家在中國境內有業務的公司,那么將來眾多的產品線所面臨的天花板就是中國市場,而有了柏盛這個跨國公司作為橋頭堡,我們的任何一個產品線的天花板將有機會上移至全球市場。同時,因為全球不同區域的流行病學差異和醫學發展階段的不同,我們可以針對特定產品線靈活選擇不同區域市場的注冊和進入策略;第三,企業最關鍵的是始終能對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保持吸引力。很難想象一家純境內運營的公司,能夠廣泛吸引到醫療器械全球最頂尖的研發、運營、市場和銷售人才。吸引人才絕不僅僅是薪酬問題,從我們的經歷來看,有時候人家到你企業來的決定性因素可能恰恰是你正好在美國有個研發中心,或者他想回東南亞老家工作,又或者是他想利用自己在日本多年的行業經驗幫助公司開拓更多的日本市場。這就是國際化的平臺型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它能夠給世界各國的精英們提供眾多的選擇和可能。”
而在交易過程中,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藍帆醫療展示出的開放、包容、規范的企業文化和體制,也深深吸引了柏盛國際的管理層。鐘舒喬介紹,從交易談判的過程開始,藍帆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李振平董事長和藍帆醫療的劉文靜董事長,始終最關注的就是如何吸引住柏盛的團隊,如何與他們將來在藍帆的平臺上共謀發展。每次現場盡調,兩位董事長都全程參與,而且專注在與柏盛管理層的溝通和交流上,充分了解柏盛各位管理層的想法,分享彼此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思辨對于商業問題的觀點,加深彼此的認知。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8年9月12日交易收官之際,藍帆醫療大刀闊斧的調整了管理層的人選安排:公司設立最高經營決策機構執委會(ExecutiveCommittee),共八人;其中,柏盛國際的管理層有五人加入,金融行業人士新加盟一人,公司原有防護業務僅保留兩人;柏盛國際CEO李炳容出任藍帆醫療CEO。
鐘舒喬評論道:“需要強調的是,藍帆醫療收購柏盛并非是借殼交易。這樣大金額的交易過后,藍帆集團持有藍帆醫療的股權比例仍然維持在40%以上,因此不存在所謂的上市公司被柏盛借殼的說法。我們這次調整治理結構和管理層,完全是出于事業發展和團隊建設的需要。藍帆醫療一直以來都以“開放”、“包容”的理念作為自己企業的座右銘,這絕不僅僅是說說的。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價值觀和使命感與藍帆相合,我們都愿意開放體系內的任何職位給他。事業都是人干出來的,有人就有了一切可能。對于我們新組建的這支高管團隊,我有信心評價這是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優秀、最能干的團隊之一。”
事實證明,交易完成的三個多月后,形成“防護事業部+心腦血管事業部”新架構的藍帆醫療,迅速完成了公司戰略的全新布局和新老團隊的交接與融合。新任執委會委員背景多元,均是來自各自領域的頂尖人士,高層的民主、開放、充分交流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影響著整個公司的價值觀和融合氛圍。
藍帆醫療CEO李炳容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評價:“對柏盛國際的管理層和員工而言,嫁接到藍帆這個平臺上是最合適的。”
“客觀來講,醫療器械領域的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彼此間的商業模式和競爭要素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交易完成后,硬要說在業務層面去實現怎樣的協同也不現實。”鐘舒喬并不避諱“雙輪驅動”的產業模式差異。“但是,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的商業模式和抗風險能力是非常互補的,越是在政策環境不明朗、風險和機遇并存的商業世界中,我們這種充分分散的業務板塊布局和地域布局所帶來的好處就更加顯而易見。”
旗艦支架產品BioFreedom2021年國內上市
在老齡化進程加快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升高推動PCI手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心臟支架銷量全球排名第四、中國排名第三的柏盛國際,其重磅新產品的上市放量,在推動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同時,也將為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鐘舒喬介紹,柏盛國際擁有全球領先的心臟支架研發技術。在中國市場,柏盛國際憑借早期的單一產品EXCEL支架——全球首個可降解聚合物藥物洗脫支架(DES),就達到了20%的占有率。2017年底,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可降解涂層藥物洗脫支架(BP-DES)EXCROSSAL心躍支架成功上市,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更有進一步的全面提升。
西南證券研究所朱國廣在研報中解釋,新支架EXCROSSAL的上市有望進一步提高占有率并逐步替代EXCEL,實現量價齊升。
而更大的利好和福音是,隨著并購的完成,柏盛國際旗下主導未來市場的新一代旗艦產品BioFreedom支架,在中國市場注冊上市的日程也在加速中,預計最快于2021年上市。
據了解,柏盛國際的BioFreedom支架經過LeadersFree歐洲和LeadersFreeII北美兩個大規模臨床試驗充分驗證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成為全球市場唯一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一款將高出血風險(HBR)患者PCI術后DAPT治療從1年縮短至1個月的心臟支架,有效降低病患的出血風險,而全球巨頭美敦力才剛啟動類似主題的臨床試驗。
鐘舒喬說,這款支架2015年在歐洲上市后,全球銷量從1萬條增長至2017年的7萬條;2017年下半年也在日本獲批上市了。目前,BioFreedom支架正在美國做注冊臨床及申報,預計2019年在美國上市。此次并購交易完成后,該支架在中國的上市日期也指日可待。
至于市場普遍關心的柏盛國際在可降解支架(BVS)上的進展,鐘舒喬說,雅培BVS支架產品表現暫不理想,出現不良事件后,第一代的聚乳酸材料被證明存在較大缺陷,全球BVS研發進入一個低潮期。目前,柏盛國際和波科、美敦力等國際同行一道,正在密切關注和研究酪氨酸聚合物、鐵基合金等下一代新材料的BVS,不斷對技術進行研究突破和優化升級。“柏盛如果推出新一代BVS,是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臨床注冊和發售的。因此保持InternationalStandard的研發和臨床注冊水準非常關鍵。這類代表著未來支架一個可能發展方向的新產品,一定要本著對全球患者負責的態度,經受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鐘舒喬強調。
做平臺型領域布局
完成了對柏盛國際的收購,如今的藍帆醫療上下對未來充滿信心。
鐘舒喬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A+X”即中低值耗材+高值耗材的發展模式,是公司向跨國綜合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進的重要路徑。
對于原有的防護業務,在現階段資源存在約束的情況下,將以穩健的內生增長為主,持續提高自動化水平及精細化管理水平等核心競爭力,保持行業平均水平以上的增速;然后配置更多的資源在高值耗材領域。
“柏盛國際的并購交易對藍帆醫療最重大的戰略意義,恰恰就體現在這個X上。”鐘舒喬談到。
X指的是未知的未來的一切,目前落地的是柏盛國際的以心臟支架為拳頭產品的心腦血管器械業務,未來公司還將按照既定的戰略和標準在外科、骨科、糖尿等賽道布局。
收購柏盛國際是藍帆醫療打造心腦血管事業部平臺的第一步。藍帆醫療方面目前的規劃是借助上市公司和柏盛國際的研發能力、資金實力、投資并購運作,將柏盛國際打造成心內科甚至心腦血管領域的平臺型公司。
“準確地說,柏盛國際已經是一個平臺型公司了,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柏盛國際不僅有著完整的平臺,而且有用非常杰出的行業地位。世界上主流的心臟支架公司里,柏盛國際是極少有的沒有任何技術專利購買,全部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所有心臟支架技術的企業。”鐘舒喬說,接下來為了實現增長,柏盛國際還將以心臟支架產品為依托,不斷開發PCI配件、藥物球囊、結構性心臟病的相關系列產品,來擴充豐富產品線。對于公司欲積極布局的其他領域,鐘舒喬特別介紹了藍帆醫療最核心關注的外科領域。他說,與心內科相比,外科的概念更加寬泛,涉及的臨床科室也更多,藍帆醫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外科領域有所破局,通過核心大容量單品的介入來占領外科的制高點,然后按照心內科的做法,先有平臺再補充產品線。
“過去的藍帆醫療就像在江河中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一艘航船,而柏盛國際就像途中偶遇的燈塔,將藍帆醫療導引向更加遼闊的大海。從此,藍帆醫療將以加速度滿舵、揚帆遠航。”鐘舒喬感嘆道。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