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彬彬 見習記者/王僖
1月8日,對于濰柴動力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天。當天上午,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濰柴動力“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日下午,濰柴動力推出了中國商用車動力總成的最高配置——13G發布暨卓越動力系統正式上市。
獲中國質量獎后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最高規格的政府獎,旨在獎勵為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每年頒發一次。1月8日,濰柴動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繼榮獲中國質量獎之后所獲得的又一重量級獎項,也是全國機械行業(本次)唯一一個科技創新一等獎。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表示:“這份榮譽是對我們十年來牢記習總書記教誨,心無旁騖攻主業的最大褒獎,是對濰柴數十年來扎扎實實搞創新、堅持不懈科研攻關的巨大肯定,是濰柴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現科技強企的最有力證明,我們用實力和擔當撐起了中國重型商用車行業自主品牌的脊梁。”
據了解,濰柴動力此次獲獎項目“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是濰柴動力十年自主創新的集大成者。其動力總成,由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器和漢德車橋組成,是重型商用車的核心和關鍵。基于動力總成一體化的思想,在動力總成運行規律、整車道路排放控制、系統可靠性開發與評價、專業化研發與制造等四個方面實現了技術創新突破。經專家鑒定認為,項目“總體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動力總成的變斜率踏板特性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行業研究表明,動力性、經濟性、排放特性和可靠性提升是重型商用車行業的世界性難題,其重要原因是動力總成三大核心部件獨立研發制造,缺乏一體化研究,發動機的性能優勢無法得到最佳發揮。
譚旭光介紹,該項目徹底扭轉了我國缺少重型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的困局,支撐自主品牌重型商用車獨占國內市場99%的份額并批量出口,形成了我國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十年自主創新為國家交出亮麗答卷
濰柴動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后,譚旭光談起濰柴動力動力總成的“系統開發”的模式,表示濰柴動力確定的發展創新的戰略價值觀是濰柴動力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路走來,異常艱辛,也體現了濰柴人堅持自主創新的信念。
據了解,在成功引進奧地利斯太爾項目后,經過十幾年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積淀,濰柴走向了自主開發道路,成功開發出了中國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WP10/12系列藍擎國三電控共軌重型發動機,特別是自主研發的電控ECU核心技術,從根本上突破了國際壟斷。
2005年濰柴戰略收購湘火炬,整合旗下陜汽重卡、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優質資產,首創全球“重型柴油機+變速器+車橋”動力總成黃金產業鏈商業模式,打造了全球首家動力總成研發基地。
為了推動項目研發進程,近10年濰柴發動機板塊累計研發投入150多億元,并在濰坊、上海、濟南、西安和美國芝加哥、德國亞琛、日本東京等地搭建起全球協同研發平臺,與德國博世、奧地利AVL、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全球知名科研院校、企業建立深度合作,整合全球資源,協同技術研發,最終形成的全系列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產品,形成了我國大批量、多品種、個性化、高品質的獨特優勢,實現了向客戶單一提供發動機轉為向客戶提供動力總成系統的跨越。
濰柴動力“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突破和掌握了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設計研發和產業化前沿核心技術,培育了自主的產業鏈和高水平的研發團隊,建成了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四個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引領了全球商用車動力總成行業技術發展,使我國商用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三年,濰柴的動力總成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12億元,新增利潤109.4億元。產品廣泛應用于重型商用車各領域,已成為國內主流卡車和客車企業產品的標準配置,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項目產品每年節約燃油1037萬噸,減少CO2排放3266萬噸,為我國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稱贊濰柴十年發展,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沉甸甸的!
卓越動力系統上市重新定義中國商用車新標準
榮獲中國科技領域最高獎項后,1月8日下午,濰柴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濰柴動力13G發布暨卓越動力系統上市儀式,推出了中國商用車動力總成的最高配置,重新定義中國商用車新標準。
據介紹,該系統搭載了具有最先進指標的濰柴13G加強版發動機,以及最優配置的法士特1810集成化AMT自動變速器和漢德HDZ425單級減速驅動橋。其中,濰柴動力13G加強版發動機進一步挑戰可靠性和壽命新高度,B10壽命180萬公里,保養里程12萬公里,功率最高可達650馬力,最大扭矩2650N•m,最大扭矩轉速延伸至950r/min,其可靠性、油耗、噪音、輕量化等指標均領先行業競品;法士特1810集成化AMT自動變速器,實現機械硬件與電控硬件的深度集成,提升系統性能和可靠性,相比國內現有AMT,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HDZ425單級減速驅動橋,重量較競品同類產品輕10%以上,傳動效率與國際車橋水平相當,較競品同類產品高出3%。
譚旭光表示,該款卓越動力系統,實現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最佳匹配,將以高端指標、高可靠性和高品質,為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持續引領未來大馬力商用車的發展方向,實現中國商用車動力系統在全球的突圍與超越。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