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春節假期前公告預計2018年業績“變臉”或巨虧,其中大額資產減值計提是虧損的原因之一,部分公司因此收到交易所關注函件或問詢函件。節后,相關公司陸續回函。從回函內容看,相關上市公司大多從行業基本面變化、公司經營和往昔財務數據等多個方面闡述計提的合理性,難以從表述中看出不合理之處。不過,從上市公司回復來看,相關高溢價并購資產業績變臉、部分海外項目虧損嚴重以及部分周期行業業績下滑成為多數公司計提大額減值的主要原因。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節前“變臉”公告密集發布有一定特殊背景,即目前上市公司并購風險持續爆發、部分行業由于經營壓力加大,2019年預期仍然謹慎,且選擇在指數低點集中釋放利空,因此不少上市公司會根據自身的戰略安排做出一些安排,為以后可以“輕裝上陣”。不過他同時指出,2019年初,多家上市公司“踩點”集中發布計提巨額資產減值公告,顯示出上市公司在發布時點選擇、計提方式以及比例方面自由裁量度和主觀性很大。利空公告密集發布,不利于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持續經營狀況作出合理判斷,也不利于市場的穩定。
商譽減值影響大
目前中小板公司及創業板公司的2018年業績預告披露已經完成。新時代證券認為,中小創2018年商譽減值規模創新高,成拖累板塊業績的首要原因。分板塊來看,15%的創業板公司已披露有商譽減值的風險,已披露商譽減值的金額規模影響板塊凈利潤超40%;10%的中小板公司已披露有商譽減值的風險,已披露商譽減值的金額規模影響板塊凈利潤超10%。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2017年以前,宏觀基本面的行業因素是部分企業“巨虧”的主要原因;2017年后,商譽減值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則越來越大。
從上市公司公告的細節看,相關高溢價并購資產業績對賭期后“業績變臉”導致計提巨額商譽減值的情況突出。上市公司并購業績對賭承諾期大多為三年,不少標的三年承諾期內“達標”,期滿后首個年份即告“變臉”。飛利信、驊威文化等多家公司的部分并購標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一現象,從而導致計提商譽減值。
商譽一旦減值不可撤回,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認為,商譽減值造成報表巨虧,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傷害顯而易見,比如巨虧會影響公司未來三年的融資功能(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巨虧會減少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和凈資產、巨虧會提高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等等,最重要的是巨虧會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
海外項目風險突出
部分公司在回函中指出,海外項目產生的風險導致大額資產計提減值,這些海外項目集中于基建和礦產勘探,經營風險相對較高。
神州長城預計2018年虧損13億元至14.5億元,公司在回復交易所關注函時披露,公司目前累計共14個重大項目無法正常進展或停工,涉及合同總額共計約231.29億元人民幣(不含稅合同額)。其中,柬埔寨500萬噸/年煉油廠項目一期工程總承包項目和科威特國防部軍事學院項目工程項目金額居前,分別為38.8億元和20.29億元,項目由于融資不到位及天氣原因目前均已停工。其中科威特國防部軍事學院項目,公司已被相關金融機構索賠保函。
ST準油預計2018年全年將虧損超2.5億元,虧損額度較此前預告有所增加。公司表示,下調業績主要是由于全額計提了其參股荷蘭震旦紀能源合作社而產生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參股新疆阿蒙能源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導致,相關部分對當期凈利潤影響超過2.1億元。公司在回函中表示,經過現場調研和考察,相關資產面臨油田探礦權可能被政府提前收回的風險,以及存在債務壓力等風險,基于謹慎性原則,擬對前述資產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表示,全額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準備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具有合理性,不存在通過計提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的情況。
行業低谷拖累業績
周期行業景氣波動對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巨大,行業低谷時,不少公司往往選擇存貨、在建工程、應收賬款、固定資產減值密集計提,加劇當期巨額虧損。
云鋁股份預計2018年全年虧損14.6億元。而公司2018年三季報顯示,彼時公司仍盈利1.11億元。公司隨后收到交易所關注函,關注其2018年四季度運行狀況以及虧損的原因。公司在回復函中表示,2018年四季度公司虧損達15.71億元。主要是由于當期鋁產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氧化鋁等主要原料價格維持高位并持續上漲,一方面影響公司當期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由此計提了6.2億元的相關資產減值準備。
一位審計機構資深人士表示,周期行業公司業績受行業景氣度周期影響較大,行業低谷時企業往往選擇集中計提,一次性進入損益表,為后續年份的利潤表減輕壓力。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類減值一般被認為是長期減值,不可轉回,計提相關資產減值對公司整體價值仍然會有一定的影響。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