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擬以不超過2.7億元收購煙臺益春100%股權,做強肉雞主業
■本報記者 趙彬彬
營業收入14.46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凈利潤9.0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6倍——這就是益生股份交出的靚麗的中期“成績單”。
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增長率,2019年上半年,益生股份都實現了上市以來的最佳表現。“上半年業績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我們業內認為,在未來3年至5年,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空間都比較大。”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表示。
相對于業績,曹積生談到更多的是如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一定要專注白羽肉雞這一主業,這是我們企業發展的鐵律。”曹積生表示,“未來的競爭,一定是質量的競爭。我們要把自己最擅長的事做好,不斷放大自己的優勢,靠過硬的質量取勝。”
雞價飛天
景氣或持續3年至5年
“今年養雞行業太火熱了,雞價飛天。A股中的4家白羽肉雞企業,民和、益生、仙壇、圣農無一例外都實現了大幅增長。”日前,有資本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當記者將此問題拋給曹積生時,他表示,今年“飛雞”行情是多因素疊加形成的。
首先,從供給端來看,白羽肉雞供給不足。“受近幾年國外主要供種國陸續發生禽流感和國內政策的影響,2015年至2018年,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更新)量已經連續四年低于75萬套,祖代引種(更新)數量偏低及祖代場換羽比例降低(因換羽雞后代質量差等原因)。”曹積生說。加上多年累積的父母代換羽種雞產能低、質量差等原因,導致商品代白羽肉雞供給緊缺。
其次,從消費端來看,雞肉消費逐年增加。近年來,雞肉作為健康的優質蛋白正被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雞肉消費都呈現逐年遞增態勢。近年來,新興外賣平臺以及快餐店對雞肉的需求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一邊是供給不足,一邊是需求增加,再疊加環保政策、非洲豬瘟導致雞肉缺貨漲價等因素,今年養雞行業的火熱也就容易理解了。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市場的火熱吸引了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跑馬圈地。4月27日,民和股份披露擬建設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項目;6月14日,仙壇股份披露擬合作投資“億只肉雞產業生態”項目;此外,金鑼集團和溫氏股份也分別計劃通過自建和收購,戰略切入白羽肉雞養殖市場。
“這確實反映出大家看好白羽肉雞行業未來的發展。”曹積生說,業內普遍認為,未來3年至5年,白羽肉雞行業的發展空間都比較大。太平洋證券研究員認為,若非洲豬瘟造成的生豬產能去化幅度在30%至40%,則有望為白羽肉雞增加需求600萬噸至1000萬噸。
并購煙臺益春
做強肉雞主業
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我們將重點擴張肉雞產業,同時發展原種豬。”曹積生說,我們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砍掉祖代蛋雞產業,把主要精力放在肉雞上。
7月15日,益生股份披露,擬以不超過2.7億元收購煙臺益春100%股權,包括春雪食品原有的8個種雞場、1個孵化場及相關資產。通過收購煙臺益春股權,益生股份將獲得70萬套父母代生產能力。
“壯大肉雞的發展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收購煙臺益春是我們做強肉雞產業的一個舉措。”曹積生認為,未來,國內肉雞產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尤其是供應鏈價值增長的潛力。
多年來,益生股份一直是全國最大的祖代肉種雞飼養企業。從2006年起,益生股份的白羽肉雞祖代引種量就一直保持全國第一。2016年11月份,公司從波蘭引進哈伯德曾祖代肉種雞,在國內繁育祖代雞,解決了一直困擾中國的白羽肉雞種源供給受限問題,降低了因封關而造成種源中斷或嚴重短缺的風險,為中國肉雞種源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現在我們要把父母代產能也做到最大。”曹積生介紹說,目前我們有300多萬套父母代肉種雞,加上收購益春的70萬套,我們的父母代產能就達到400萬套左右,將成為國內單一法人旗下父母代產能最大的企業之一。未來如果有合適的父母代標的,我們依然會考慮收購。
要做強白羽肉雞主業,山東農大獸醫專業科班出身的曹積生特別強調,除了調整產業結構上的布局,還要對白羽肉雞進行疫病凈化。公司從2004年開始就組建獸醫科學研究院,推動解決肉種雞主要疫病凈化問題。2018年,益生股份成為我國首家通過禽白血病凈化示范場認證的白羽肉種雞企業。2019年5月份,益生股份承擔建設全國第一個白羽肉雞主要疫病區域凈化示范區建設項目,主要針對禽白血病、雞白痢和雞毒支原體、滑液囊支原體、禽流感和新城疫共6種疫病的凈化,為山東乃至全國主要疫病凈化工作探路。
從一定意義上說,各國畜牧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畜禽良種上,而白羽肉雞良種是肉雞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畜禽良種”為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益生股份一直堅持“祖代肉種雞不換羽、實施種源凈化、以數量換質量”三大原則,為品種供應提供保障。“要強化生物安全,打造白羽肉雞最核心的競爭力,最關鍵的就是要“凈化、凈化、再凈化,質量、質量、再質量”,曹積生表示。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