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林娉瑩
8月22日,高樂股份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報告。隨著教育信息化服務業務營收的下滑、玩具業務毛利率的下降,今年上半年高樂股份實現營收3.54億元,同比減少10.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7.84萬元,同比減少74.35%。
然而,在扣除政府補助與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后,高樂股份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為-356.29萬元,其主營業務實際上已經出現虧損。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向高樂股份的郵箱發去采訪提綱,并致電其公開電話,但始終無法接通;隨后記者聯系了公司董秘章耿源,他表示一切以公告內容為準。
玩具毛利率下滑拖累業績
據公告顯示,玩具業務生產成本增加和毛利率降低,是高樂股份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2019年上半年,玩具行業人工、制造成本有所上升,國內國外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具體而言,報告期內,高樂股份的玩具業務實現營收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微增0.01%;但玩具業務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了4.71%,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3.64個百分點至18.93%。在銷售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國內的玩具及相關業務實現收入9911.05萬元,同增26.78%,然而其在國際市場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5.62%,為1.11億元。
實際上,早在2016年,公司玩具業務的毛利率就已同比減少了1.74個百分點至28.33%,在海外市場的收入也出現下滑,當期在拉丁及亞洲地區市場的收入分別同比減少了16.01%、42.4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高樂股份曾發布關于向全資子公司劃轉資產的公告,稱公司擬將與玩具及相關業務有關的資產、業務、人員、知識產權等從上市公司分別劃轉至兩家全資子公司,劃轉完成后上市公司只保留戰略發展、資本運作、投資并購、子公司管控等職能。
這一舉動是否意味著高樂股份可能會將玩具業務從上市公司剝離?《證券日報》記者就該問題向公司方面求證,截止發稿未收到回復。
雙主業戰略失利
除了玩具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上半年教育信息化業務項目進度未達預期也是造成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對于該事項,公司曾在半年報業績下修公告中如此解釋,“教育信息化中標項目施工范圍較大,正逢初高中學生期末考試期間,延后進行施工建設,項目進度未達預期。”
半年報顯示,高樂股份的教育信息化服務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4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22.9%。
資料顯示,高樂股份成立于1989年,是國內玩具行業的老牌企業之一,并自主擁有“GOLDLOK”玩具品牌。2010年,高樂股份登陸A股中小板,當時的主營產品只有玩具。2016至2017年間,通過收購廣東泛愛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后改名“高樂教育”,下同)全部股權和深圳市異度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異度信息”)53.25%股權,高樂股份入局了互聯網教育領域,并形成“玩具+教育”雙主業發展模式。
據了解,高樂教育的核心業務包括提供區域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高樂云教育業務平臺運營和智能教育設備推廣等;異度信息的主營業務則包括了銷售智慧校園軟/硬件產品項目、面向學校提供智慧教育云平臺建設服務和面向家庭的云平臺長期運營服務等。
顯而易見的是,雖然“玩具+教育”雙主業戰略曾在2017年為公司帶來了相對可觀的營收增長,但也難以抵消玩具業務惡化帶來的影響。數據顯示,高樂股份2018年度的營收增幅顯著收窄,當期的歸母凈利潤也同比下滑近八成。
此外,對于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公司在半年報中也給出了下滑預期。公告顯示,由于玩具生產成本的增加、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教育信息化業務營收的同比大幅下降,高樂股份預計今年1至9月或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50%至100%。
互聯網教育專家、指明燈智庫創始人兼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教育信息化2.0被提出以來,教育部對此就頗為重視。但教育信息化的行業壁壘比較大,且企業需要在行業里長時間積累經驗和渠道資源,所以實際上存在一定壟斷性,一般來說,外部企業也很難通過簡單收購來順利進入這一領域。”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