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怎樣呢!”這是徐海瑛對目前哈藥股份現狀的回應。
2019年哈藥股份虧損4234.71萬元,連續6年營收下降,“老態龍鐘”、“中年危機”,“投資不過山海關”……對于諸多質疑,9月3日,接任哈藥股份總經理一職6個月的徐海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并不避諱這些問題。
今年3月4日,哈藥股份發布徐海瑛任職公告后,收獲一年中難得的一個漲停,在股吧里還有人留言:希望能成就空調界董明珠,醫藥界徐海瑛拯救國企的傳奇!
對此徐海瑛解釋,漲停是外界看到哈藥股份變革的決心。“我很敬佩董姐姐,不過我清楚自己的使命。希望3-5年內帶哈藥股份走上健康發展軌道,把哈藥股份落下的課補好。”
徐海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她的職責是要讓哈藥股份在現有基礎上穩步、明顯地提升業績。目前已從營銷上著手,將處方藥和OTC藥品、保健品分開,成立兩個獨立的營銷事業部,各自據自身優勢發力。
“哈藥股份將布局和落實產品管線規劃,推進口服制劑一致性評價,同時啟動注射制劑一致性評價;全面篩選生產批文,挖掘具有市場潛力、有投入產出效益的閑置產品,加快引進優質產品。最終能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依舊是創新,我們將持續增強研發能力,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徐海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描述后續規劃。
“那又怎么樣”
哈藥股份成立于1991年,1993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成為全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其產品線涵蓋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中藥、生物制劑和保健品五大領域,也曾在醫藥行業稱做“一哥”,“新蓋中蓋”、“藍瓶鈣”等廣告語更是耳熟能詳,“轟炸式廣告投入+明星代言”的哈藥模式獲得了銷售成功,也是廣告界創新。
2013年哈藥股份銷售收入達到頂點,銷售費用率17.34%,營收181億元,但隨后銷售費用一路下滑,營業收入也連續5年下滑。2018年年報顯示,哈藥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8.14億元,僅相當于2013年巔峰的60%。
2012-2018年,廣告費用亦從8.98億元降至0.16億元,降幅超過98.2%。財報顯示,其研發投入也連續三年低于2億元,2018年研發投入1.85億元,同比下降超6%。與此對應的產品現狀是,缺乏新品上市,產品結構老化,所有主營業務板塊全線萎縮。
對于已有69年歷史的哈藥,業界用“老態龍鐘”、“中年危機”等詞來形容,甚至因為地處東北,隱約中用一種“投資不過山海關”的眼光看待。
徐海瑛并不回避,在第一天使用的北京辦公室里,很“霸氣”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那又怎么樣呢!
徐海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去哈藥股份之前她在招商局集團,當時正好做醫藥企業投資調研,其中便包括哈藥股份,在做過充分調研及與哈藥股份董事會等溝通后,她知道哈藥股份的底牌、優劣勢,而哈藥股份董事會的人也認為她到哈藥股份是“理所當然”,因為她指出的“癥狀”明晰,開出的“藥方”對癥。
“從醫藥界‘7·12’大地震后,5年中,很多沒有抓住時機和應對變化的藥企都在走下坡路。哈藥股份對醫藥政策、市場等反應慢,也錯失很多機會,如一致性評價政策出臺后,哈藥股份是最早開始的,但目前僅有一個產品通過。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意味著連入場券都拿不到。”
“3-5年回到健康軌道”
在徐海瑛看來,哈藥股份存在危但也有機。
2019年1月,徐海瑛告知家人要去哈藥股份的想法時,25歲的女兒回復稱:“是那個小時候你買給我喝的藍瓶鈣嗎?”
徐海瑛說她已經忘記給女兒買過藍瓶鈣事了,但這也證明藍瓶鈣確實影響了至少一代人。在一些藥店,哈藥產品擺放并不顯眼,甚至在貨架最底下,在營銷、資源投入逐漸減少的情況下,銷量仍持續增長。在徐海瑛看來,這說明哈藥的品牌力及質量保障,有消費者信任支撐。
“哈藥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影響力,如在缺醫少藥年代,哈藥最早研發生產抗生素,同時也最早提出補鈣等概念,引領了市場消費,哈藥廣告模式也是創新,這些都不能被抹殺。”徐海瑛指出。
在徐海瑛看來,哈藥錯過5年,受外界政策、市場、機制等影響,而現在隨著混改突破,市場化機制下的哈藥將有更多活力。
8月9日,哈藥集團混改增資擴股取得突破性進展。重慶哈珀、黑馬祺航與哈藥集團原股東簽署增資協議,分別以現金8.06億元和4.03億元,對哈藥集團增資,分別占增資后哈藥集團的股權比例為10%、5%。
增資完成后,哈爾濱市國資委將持有哈藥集團38.25%股權,中信冰島、華平冰島、黑龍江中信、國企重組公司、重慶哈珀、黑馬祺航持有哈藥集團股權比例分別為19.13%、18.7%、0.43%、8.5%、10%、5%。
哈藥股份正在從治理結構上完成市場化轉型。目前徐海瑛的核心團隊基本上市場化。“11個高管團隊中,有七個海歸,九個都是市場化選聘的,剩下兩位哈藥股份的也是經驗豐富。”徐海瑛表示。
徐海瑛指出,最難的公司治理問題正在解決,當下最重要的是遏制業績下滑。哈藥股份下一步戰略,她說醫藥行業要做時間的朋友,不能著急。
“超車需要建立在強大資金投入、技術壁壘等基礎之上,哈藥股份現在要做的是‘補課’。一致性評價、國家集采等醫藥政策方向已經很清晰,剩下的就是各企業真刀真槍地拼了,所以哈藥先認清自身優勢與短板,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戰略。”徐海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哈藥存在新品缺乏的狀態,未來3-5年更多的是在現有產品中挖掘。
哈藥股份也在調整營銷團隊。以往是將處方藥和OTC、保健品混在一起,由一個團隊管理。目前將OTC和處方藥分開成立兩個事業部,其中保健品歸入OTC事業部。為彌補沒有新品的短板,哈藥股份將加大新產品引進力度和速度。
同時,哈藥股份也在梳理自身資源。截至目前,哈藥擁有1816個藥品批文和77個保健品批文,其中獨家產品69個,在產在銷的234個品規進入2019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在產在銷的101個品規進入2018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徐海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接下來,哈藥將從1816個藥品批文里篩選出部分藥品聚焦治療領域、細分領域有優勢的品種,進行一致性評價,也不排除將其中一些批文與其他企業合作。
“未來哈藥將通過開放式創新的方式,與生物技術公司、醫學院校、研究院所、CRO等開展合作,構建屬于擁有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研發生態圈。今年7月,我們引進了一位研發副總,關注生物藥、生物制劑研發等。”徐海瑛指出。
哈藥股份董事會并沒有給徐海瑛定下營收目標,但她自己定為300億元。徐海瑛希望自己能在哈藥股份退休。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