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郭冀川
華勝天成董事長王維航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
從5個“志趣相投”的創始人,幾間小辦公室出發,到建立一幢具備完善辦公環境及數據中心運營能力的綜合辦公大廈;從承接一個中國從未攻克的信息工程項目到填補行業技術空白,再到在“一帶一路”倡議輻射區站穩腳跟,華勝天成用了20多年時間。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近日,華勝天成董事長王維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用這八個字感慨企業成長的艱辛。“當年,為了解決客戶提出的攻堅性難題,我們組建了專門的研發團隊,針對數據中心、相關的IT服務管理,讓IT服務管理和業務系統的部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中國移動在數據中心方面建立應急系統、應急處理、應急通訊等提供保障,任何一個中心發生災難事故,另一個中心就會無縫銜接數據,保證不間斷運行,這一技術是國內應急安全領域的首創。”
這一創新性研發技術的應用,讓華勝天成迅速打開了國內市場,業務規模不斷提升,甚至能夠按照自身業務發展,挑選合適的服務對象。
從內生研發數據庫、中間件、云管平臺,到外延投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芯片等公司,再到可信Power架構、國產高端計算系統和云計算領域,歷經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華勝天成陸續填補了多個國內空白。
隨著累計為上萬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擁有超過50家的世界級合作伙伴,華勝天成積淀了深厚的國內市場基礎,有了全球化的底蘊。
借道外延并購
敲開海外市場大門
“‘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我們打開了新的市場,同時也收獲了新的友誼。”王維航回憶起與GD公司烏克蘭地區負責人會面的場景時說到,“兩家公司協同合作,敲開了走向海外市場的大門。”
2009年,在中國境內業務較為成熟的情況下,王維航啟動了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自動系統的方案,在此之前,雙方就有合作接觸。
彼時,王維航聚焦于市場規模的擴大。但他隱隱覺得,或許這是個機會,一個“出海尋求更大市場、從海外市場中帶回先進技術”的互惠發展的機會。當時,自動系統作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本土IT服務企業,服務網絡已經覆蓋港澳臺、東南亞等地區,正是此次收購,讓華勝天成開啟了開拓海外市場的披荊斬棘之路。
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張,王維航擁有了更為立體的全球視野,也接觸了新的業務領域和前沿技術,包括對云計算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2011年,基于IT服務技術的成熟,華勝天成開始試圖向云計算轉型。彼時,已經有客戶向華勝天成提出了云端存儲與數據上云需求。但投入、研發都需要資金支持,王維航將目光瞄向了資本市場,啟動定向增發,資金主要用途是投向云計算領域。
這筆5億元的融資投向了“云計算環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務平臺建設及市場推廣”“面向服務型城市的新一代信息整合解決方案”“數據治理軟件及行業解決方案”“軟硬一體化的IT資源和機房監控產品研發及推廣”等4個項目,為華勝天成的未來營收和壯大國內外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談及打開海外市場的第一筆生意,王維航告訴記者,就是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自動系統(ASL)。但讓公司抓住機會快速發展的,是自身的硬實力和隨時準備抓住機遇的企業文化。鑒于此,8年后,回顧此番收購敲開世界市場大門之際,王維航看到了更遠的商機。
2017年,自動系統收購了美國GD公司,這家公司提供大型電子商務、開放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解決方案,在美國、東歐都擁有離岸技術交付團隊,與華勝天成的云計算業務高度契合,更完善了華勝天成的海外市場結構。
“在企業積累起足夠的技術實力和資本力量后,海外市場的機會自然而然隨之而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王維航表示,截至目前,海外市場的營收已經占公司總營收比例的40%,未來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
產品“走出去”
先進技術引進來
翻開多年以來的業務布局版圖,華勝天成已覆蓋大中華地區、東南亞及北美、東歐的服務網絡,在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香港及東南亞等地設有分子公司和研發中心。
王維航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國軟件企業走出國門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走出去’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領;其次,中國信息化企業已經具備了在軟硬件、乃至芯片方面優秀的配套能力。同時,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在市場拓展等方面的競爭力也非常強勁。”
但王維航也表示,不僅是中國軟件企業,很多出海的中國企業都面臨著境外本土化的困難。華勝天成能夠打開東南亞市場,有賴于自動系統在當地的前期布局,此前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已經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使得華勝天成不論是賦能自動系統技術,還是與其協作開展業務,都變得水到渠成。
“中國企業‘走出去’并沒有想象般的容易,我們需要克服國內形成的習慣,適應當地市場的人文環境與流程安排。我們是國泰航空最大的IT服務運營商,在其總部就有超過200名駐地員工,他們既有中國人,也有泰國人”。王維航說,與他們的接觸,讓我們更懂外國人做事的方式和文化價值觀。
因為交流而了解,因為了解而信任,因為信任而打開了新的合作互惠大門。在王維航看來,走出國門將產品帶出去同時,更希望將先進技術帶回來。
在向東南亞地區輸出軟件與云計算服務的同時,華勝天成通過GD公司從美國、東歐地區向國內輸入國際領先的技術。GD公司長期服務于美國前十大零售商以及谷歌、蘋果等大型國際科技企業,在電商大數據和機器學習領域具有領先技術。
對于GD公司烏克蘭研發中心的技術成果,王維航十分重視。他一邊與《證券日報》采訪組說著話,一邊站起身來從書架上拿出兩本厚厚的專著。“這兩本是烏克蘭的數據工程師撰寫的專著,關于營銷智能算法和交付智能化技術,許多國內專家閱覽后認為還是有很多需要交流學習的內容。”
在華勝天成的支持下,GD公司加大了在機器學習領域的資源投入,基于其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優勢與多年的行業云客戶資源和經驗,打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解決方案。華勝天成也得以向市場推出的多種更先進、更智慧的新一代云計算和大數據產品與服務。
無疑,這是一場雙贏。而在這條互惠之路上,華勝天成腳踏實地,謹慎前行,越走越遠。
“帶頭大哥”組團
攜手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雖然已經為超過500家海外企業提供IT和云計算服務,王維航對于新市場的開發依然謹慎。
他表示,軟件企業單打獨斗的實力不強,應該學習協作模式。由大型企業引領,相關配套支持企業協同,使中國企業在海外形成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王維航說:“這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很有幫助。”
進入巴基斯坦市場,就是在中國移動的帶領之下實現的。據王維航介紹,作為中國移動戰略合作伙伴的華勝天成,與中國移動合作參與巴基斯坦的IT基礎架構建設。華勝天成的云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吸引了巴基斯坦其它電信運營商,乃至銀行、物流企業與之展開合作。通過不斷地技術投入和當地人才培養計劃,華勝天成逐漸在巴基斯坦擴大市場。
“我們的優勢是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整合應用于行業及產業的數字化升級中。”王維航說,華勝天成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是以點帶面,集中優勢資源,深植優勢行業,實現自主可控技術與應急安全云、跨境物流云、智慧旅游云、數字工廠云的快速發展。
以跨境物流云業務為例,目前華勝天成參與的物流平臺已經開始運營,定位于在跨境貿易領域,除了國內,還覆蓋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地區,打造數字物流綜合服務云平臺。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跨境物流云構建了物流智能信息系統、倉儲網絡系統和運營服務系統等,大幅提高原有物流線路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華勝天成數據預計,2019年跨境物流線路將覆蓋美國和歐洲全境,在線企業客戶預計突破500家,日處理跨境物流包裹量突破10萬件。
5G蓄勢待發
數字化迎接客戶新需求
“幾十年的工業化發展,制造業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讓政府日益重視應急產業發展,這是一個上千億元的藍海市場。”王維航介紹道,華勝天成的競爭優勢,在于為工業園區提供整體應急安全解決方案。
在云平臺的安全網絡框架下,整個工業園區都被納入到監控范圍內,危險物品的生產、存儲和運輸都有相應的監控系統,一旦感知到數據異常,不僅會實時報警,還會將警訊傳遞到消防部門,告知泄露化學品的種類。甚至在一些大型的園區內,有無人機定時進行巡檢,實現高度工業智能化。
談及這一領域,王維航頗為看好,他認為這就是新技術落位至應用層面的意義。而對于未來的公司發展規劃,王維航總結道,“以客戶為中心”。
在王維航看來,數據化、人工智能技術層面的應用,加快了企業競爭格局的變化,企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IT建設上也更需要強有力的服務商合作伙伴。華勝天成積極通過外延并購和企業內生研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領域,整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就是為了迎接客戶新需求的出現。
“GD公司被收購后,今年上半年新簽訂單數量增幅逾50%。此外,我們還投資了與5G密切相關的物聯網連接芯片企業泰凌微電子,我們認為未來連接芯片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王維航說。
“作為一家軟件企業,我們有二十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伴隨中國互聯網每一步變遷成長起來的,也經歷了無數的變革。5G與數字經濟潛力無限,就像云計算一樣,新技術總要面臨從小眾到大眾的普及過程,我們已經與客戶在進行協作,探索5G產業運營以及數字聚集帶來的新商業模式。”
結束采訪后,王維航邀請《證券日報》采訪組參觀了他們親手建立起的家園。在中關村軟件科技園二期,2015年,華勝天成在這里蓋了一座總部大樓,坐落在這里的,是一幢具備完善辦公環境及數據中心運營能力的綜合辦公大廈。
回望華勝天成的前身,有五位創始人,均來自于北京同一家電子研究所。如今,王維航作為唯一一位沒有退居二線的創始人,仍然兢兢業業為公司奮斗。這位典型的理工科“好學生”正當壯年,或許,屬于他和華勝天成的海內外發展之未來,將會在合作互惠之路上,越走越遠。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