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11月20日,瑞康醫藥攜手浙商銀行打造的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吉祥天平臺正式落戶杭州市西湖區,開啟公司數字化戰略轉型。
據悉,這是業內首家由醫藥商業企業與金融機構攜手打造的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該平臺將在公司醫藥供應鏈金融業務平臺“瑞信”的基礎上,融通浙商銀行行業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和金融服務創新能力,共同打造一個醫藥上游供應商、醫藥流通企業、醫療機構和金融機構全覆蓋的醫藥業務數據整合平臺,同時為醫療健康全產業鏈提供信息聯通和資金融通,打造行業生態新模式。
引入區塊鏈打造醫療行業供應鏈金融標桿
瑞康醫藥擁有全行業領先的SAP信息化平臺,并在這套系統上的基礎上創建了創新金融科技產品“瑞信”(可拆分、可流轉、可融資的電子付款承諾函),實現了供應鏈貿易過程的線上管理,成為瑞康醫藥供應鏈金融業務平臺的雛形。
“如果說瑞信是瑞康醫藥供應鏈金融的1.0版本,此次合作引入浙商銀行行業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將共同打造升級版的供應鏈金融的2.0版本。”瑞康醫藥CEO張仁華表示,吉祥天平臺的目標是成為醫藥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標桿,將浙商銀行以及其他資金方的成熟解決方案推廣至更多的行業客戶,重建行業生態。
浙商銀行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也是率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核心業務的商業銀行。今年3月,國家網信辦發布首批境內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名單,其中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場外交易平臺等5大區塊鏈應用系統通過備案,成為首批備案通過數量最多的兩家機構之一。
瑞康醫藥多年來在醫藥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布局和行業領先的信息化平臺,與浙商銀行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一拍即合。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艷表示,本次雙方跨界合作創新醫藥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增強了浙商銀行服務醫療健康實體企業的能力,未來雙方將為醫療健康行業提供極簡、高效、靈活、超預期的綜合服務,共同打造醫療健康供應鏈生態圈,助力醫療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吉祥天平臺將在瑞康醫藥原有供應鏈金融的平臺上,收集、傳遞、并發掘產業鏈各主體的融資需求,與融資需要并行提供底層真實業務數據,通過風險管理和信用注入,更快將融資需求和風控數據更直接的傳導到資金方,打通整個產業鏈的融資渠道,最終實現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創造。
吉祥天平臺負責人表示,目前平臺已經有近千家醫藥上游廠家入駐。在傳統模式下,這些企業發貨后,往往需要三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收到貨款。有了平臺數據的加持和金融機構的合作,上游廠家可以確保在三個月內、甚至更短的時間收到貨款,這樣既保證了上游廠家資金的及時回流,也大大減輕了瑞康醫藥的支付壓力。同時,這樣的融資模式,相比傳統模式,成本顯著降低,效率明顯提升。
“未來吉祥天平臺將引入更多上游廠家和醫療機構入駐,共同打造行業的生態平臺。未來瑞康醫藥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都將在這個平臺進行,其他銀行也可以入駐對接,整個平臺是開放的。”該負責人表示,吉祥天平臺致力于以資金融通為紐帶,建立更廣泛、更開放的業務生態系統。
開啟數字化平臺化戰略轉型
醫藥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醫藥商業則是整個醫藥供應保障體系的中樞環節,承擔了藥品、器械從生產企業到醫療機構的銷售和配送的重任。長期以來,醫院客戶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采購都采用賒購方式,賬期平均在6個月以上,醫藥流通企業普遍需要為醫院的采購墊付資金。這種模式下,資金的占用成為限制整個醫藥產業鏈發展的瓶頸和沉重負擔。
瑞康醫藥作為醫藥商業的主流企業之一,一直積極探索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搭建行業平臺,共同解決行業痛點。
“我們對上承接上萬家藥械生產企業,對下承接5萬多家醫療機構。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上下游賦能,要為改變行業生態,改善醫藥行業供應鏈管理效率做出努力。”張仁華表示。
瑞康醫藥自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和布局。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全面上線SAP系統的全國性醫藥流通企業,這套系統被包括銀行在內的第三方高度認可和信賴。
2018年以來,瑞康醫藥在供應鏈金融創新方面持續布局,先后與浙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開展醫藥行業供應鏈金融業務。而此次與浙商銀行牽手打造供應鏈金融的2.0版本,旨在將浙商銀行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推廣至更多的行業客戶,打造更加成熟和開放的醫藥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
從單純使用銀行端平臺手工操作,到與銀行端平臺無縫對接,并最終延伸至與銀行共建區塊鏈金融平臺,瑞康醫藥在供應鏈金融上的布局越來越深入。
2019年公司三季報顯示,經營性現金流持續保持凈流入,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均實現凈流入的基礎上,三季度凈流入超過20億元。持續的經營性現金流入,保障了公司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以及良好的償債能力。經營性現金流的大幅改善,除了業務部門在前端的優化業務結構和改善賬期等舉措,供應鏈金融功不可沒。
“瑞康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山東走向全國,正處于戰略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張仁華表示,未來瑞康醫藥將以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建立為契機,整合醫療、銀行和資本市場等多方資源,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創新ABS等業務模式、技術、產品與服務,著力解決醫療行業應收賬款拖欠長、效率低、融資難、融資貴、成本高、風險高等普遍性、頻發性、致命性難題,全力打造醫藥產業供應鏈金融細分行業領軍企業,改變以往醫藥商業資金的困局。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