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鑫
“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簽。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3月初,中央定調要加快推進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三大方向都與互聯網產業緊密相關,是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信息化設施和數據信息服務,也是“新基建”的核心所在。
“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簽。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當前,數字經濟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與之相適應的新基礎設施同樣需要國家牽頭來投資、建設和協同。智能經濟基礎建設的水平,決定了中國在新一波技術紅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李彥宏強調:“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探索和積累。百度會在國家的‘新基建’戰略中繼續扮演好平臺型公司角色,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積極賦能產業轉型,推動智能經濟早日到來。”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曾明確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定位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有關要求也是近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之一。在未來三年相關投資超4萬億的市場預期下,互聯網產業及其主導的智能經濟力量將發揮更加令人矚目的作用。
“新基建”戰略的推出正值我國抗“疫”的關鍵時期。此次疫情當中,互聯網行業依托布局多年的線上優勢持續運作。BAT等頭部互聯網企業積極響應,在各地迅速推出線上營銷、線上教學、遠程會議和線上公共服務的采買管理。這證明了中國互聯網產業強大的應變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出臺“新基建”政策,著力推進互聯網智能科技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全社會之力都將在相關戰略支持下,向這些領域傾斜資源,促成其完成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改造。
為實現這一目標,互聯網巨頭企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業務的建設上已走到世界前列。如百度公司在2019年就以專利數量中國第一,全球排名第四的人工智能國家隊身份,入選2019年3月《日經亞洲評論》“日經人工智能50強”。2019年11月,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二期奠基,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數據中心。同年10月,百度在河北徐水、定興連續開工建設2座超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累計投資達到40億元。這兩座數據中心完工后不僅將以強大的算力服務百度的AI業務,還將為河北各地的智能基礎設施運行提供支持,加速京津冀地區產業智能化的實現。
智能云方面,百度云、華為云、騰訊云等也早已經聯手智慧城市建設,嘗試布局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產業。阿里云2019年營收破50億美元,成為重要的收入增長引擎;百度智能云則在2019年Q2創下92%的同比增幅,遠超商業對手。這種你追我趕,生機勃勃的行業強勢增速將在未來進一步強化智能科技作為經濟增長最強動能的地位。
算力和數據之下,“新基建”的主要“戰場”還包括智能城市及智能交通這樣量級龐大的體系?;ヂ摼W在傳統公共服務的信息化變革和增值服務建設中日漸發揮主導作用。近年來,騰訊依托其云業務開放平臺與數據運營的經驗,持續為地方政府量身打造“互聯網+政務”解決方案,幫助各地創新政府管理,打造智能化服務模式。最早將自動駕駛車隊開進雄安新區路測的百度則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遞交了針對智能交通的提案。
百度CEO李彥宏認為,利用人工智能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可提高交通系統的感知能力,實現車車、車路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有效避免或減少交通事故,服務城市智能交通體系。
據此規劃,Apollo車隊截至2019年總測試里程超過300萬公里,覆蓋北京、武漢等23個城市,無人駕駛出租車在長沙和滄州展開試運營。車、路、網協同的智能交通迎來快速發展期。
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之外,新基建還將對產業升級賦能。
中國是借力經濟全球化成長起來的制造業大國。新基建項目的順利實施,將保持中國在制造業等優勢產業上的競爭力。特別是人工智能科技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將顯著提升制造業效率,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我國打造出全面領先的智能經濟格局。
智能經濟是百度CEO李彥宏在2019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的經濟發展趨勢。他認為:數字經濟未來將進化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并將在人機交互方式、IT基礎設施層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新型AI芯片,云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等將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李彥宏關于智能經濟時代下“基礎設施”的新定義,與當前“新基建”的有關表述不謀而合。
(編輯 王江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