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直播賣口紅、賣火箭已經“過時”了,這家上市企業董事長親自下場給年報“直播帶貨”。
4月14日,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下秀”)董事長李檬在其微博上發布了一段“IMS財報直播間”短視頻。視頻中李檬化身主播、分飾六角,靈活運用網絡用語,以幽默又契合公司主營業務風格的方式,對2019年年度財報進行了解讀。
此前,作為A股首家“紅人經濟”上市企業,天下秀公布借殼ST慧球上市后的首份年報。2019年,天下秀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63.5%;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63.8%。
承接紅人經濟發展勢能
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紅人粉絲”經濟迎來爆發,薇婭、李佳琦、辛巴、李子柒等等“紅人”成為聚集流量的核心IP,消費品牌可以利用紅人“種草”,獲取粉絲情感和信任,成為品牌輸出的重要窗口。
對于年報初秀,天下秀創始人及董事長李檬表示:“四大業務平臺當中,WEIQ和SMART的收入規模都保持穩定增長,服務用戶的基數已經不小,但是今天依然只是一個開始,在一個每年有接近1萬億營銷的市場空間里面我們依然剛剛開始。”
財報顯示,經過十年的發展,天下秀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紅人新經濟公司,并在B2B業務端形成了四個較為成熟的業務線,分別為紅人廣告大數據云投放平臺--WEIQ、為品牌企業提供基于新媒體及粉絲經濟綜合解決方案--SMART、紅人價值排行及版權管理機構--TOPKLOUT克勞銳和紅人創業加速孵化品牌--IMsocial紅人加速器。
從營收結構上看來,公司多數營收來自新媒體營銷客戶代理服務,去年實現營收17.08億元,同比增長89.23%,占總營收比為86%;此外,公司來自新媒體廣告交易系統服務業務的營收為2.69億元。
有觀點分析稱,紅人經濟能夠更好地匹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用“精準營銷”帶動了品牌產品的銷售。那些帶貨網紅憑借自身流量,借助短視頻、直播等平臺對粉絲群體進行精準營銷,將消費者轉化為粉絲,將粉絲轉化為購買力。
據艾瑞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短視頻企業營銷策略白皮書》顯示,2016至2018年,國內短視頻市場規模由19億元增長至467.1億元,預計2019年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06.5億元。艾瑞網認為:“隨著短視頻逐漸成為用戶在線娛樂不可或缺的方式,短視頻平臺廣告變現及其他變現方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兩千億市場規模水平。”
紅人經濟走向縱深發展
年報中,天下秀談到了其紅人經濟業務的發展背景:“中國目前擁有超過7億的紅人粉絲群體,但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商業開發,公司作為這個領域的先進基礎設施,透過紅人廣告撮合、大數據賦能,助力紅人將消費者變成粉絲、將粉絲變成消費者,持續實現流量變現,同時,賦能消費品牌持續擴大社交消費市場。”
有業內人士認為:“紅人IP圍繞著消費者來構建社區認同,區域流量屬于該群體私有的,紅人是社區價值觀的人格化表現,是真正的意見領袖。這種紅人經濟把內容、互動、產品服務、交易都合在一起,互動產生內容,內容帶動互動,交易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實現真正的B2B2C。”
據介紹,天下秀擁有多年積累的社交大數據優勢,能夠將最合適的內容、紅人資源更加精準地同消費者匹配上,進行高效的精準營銷,這不僅提升了營銷這一關鍵要素的產出效率,也在整體上盤活了品牌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截至報告期末,WEIQ上的注冊商家用戶數已超過6萬,注冊紅人用戶數已超過100萬。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未來,隨著5G的普及和下沉市場紅利的產生,天下秀或能享受到大環境賦予的更多增長紅利:“可以預期,各種5G應用上將會產生更多紅人、消費品牌的活動空間。此外,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處于或準備進入下沉市場的消費品牌,普遍開始尋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提升手段,傳統廣告方式已經難以滿足這些多樣化、細膩性的需求。紅人經濟恰好是這些消費品牌最可靠、最實際的傳播載體。”
該人士補充道:“整體來說,紅人經濟仍在朝著更加垂直化、更加細膩化的路線穩步發展;而天下秀的主戰場,已經不僅僅是紅人經濟領域的大數據平臺,而是連接紅人經濟‘全產業鏈’的新型基礎設施,力求打通紅人經濟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價值點,促使每一個價值要素的產出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編輯 喬川川)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