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4月15日,深圳市華盛昌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盛昌”)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02980。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3333.34萬股,發行價格14.89元/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
據悉,華盛昌此次IPO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生產基地建設及研發中心建設等項目,助力其提升國內市占率及保持技術的領先性。上市儀式中,華盛昌董事長袁劍敏表示:“公司致力于成為行業的領軍者,打造世界測量測試儀器儀表的民族品牌。”
儀器儀表行業或迎發展新機遇
資料顯示,華盛昌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面向全球客戶從事測量測試儀器儀表的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不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應用,公司已掌握了電力、電子、電工、環境、醫療、建筑、汽車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測量測試技術,涵蓋了各類電量、機械量、熱工量、化工量、聲學量、光學量、放射性量參數的測量。
21世紀以來,儀器儀表產業在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行業規模整體上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3至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7681.88億元增長到9999.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81%。
受益于儀器儀表行業的快速發展,2017至2019年,華盛昌分別實現營業收45571.92萬元、48963.75萬元、46554.56萬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032.33萬元、8478.63萬元、9096.07萬元。
隨著我國傳統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重大工程、工業裝備和質量保證、智能制造、生命醫藥、新能源、海洋工程、核電、科技研究、環境治理、檢驗檢疫等領域對儀器儀表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招股書顯示,華盛昌此次IPO募集資金用于華盛昌儀器儀表巴中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國內運營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華盛昌表示,公司將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新建生產基地,以緩解現有的產能瓶頸,提升國內市場占有率;通過對研發生產體系進行升級,以提升公司的科技研發實力,保持技術的領先,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運營及營銷網絡建設計劃,實現精準營銷,提升公司企業形象,提高公司辦公協作效率。
技術創新造就行業領軍企業
據介紹,自成立以來,華盛昌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隨著市場測量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公司憑借紅外熱成像、電力測量、PM2.5檢測、氣體檢測等全方位的測量技術,不斷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型產品和解決方案。目前,公司是行業內掌握測量技術最為全面、自主設計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之一。
華盛昌擁有全面的測量技術和豐富的專利技術儲備。以傳感器應用、電子電路、線性化校正、光電脈沖信號、風道設計和控制、環境干擾濾波處理、數字相位處理算法、信號分析與處理等技術為基礎,公司已掌握了電力電子測量技術,紅外測溫和成像技術,激光測距技術,PM2.5、溫濕度、噪音、風速、氣體、水質等環境檢測技術,以及人體測溫等眾多核心技術。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盛昌已獲得了國內外專利207項。在專業技術上,公司擁有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53項,其中紅外測溫、測距技術獲得了國際授權專利;在工業設計技術上,公司擁有外觀設計專利143項。
此外,華盛昌秉持“以優異的技術、卓越的品質、生產一流的產品”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產品符合國際CE、UL、GS質量認證標準、環保RoHS等要求;并積極把握市場新興需求,快速將客戶需求轉化為新產品,以實現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在行業內較早開發了多系列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技術突破性新產品,如多功能萬用表、非接觸人體測溫儀、空氣質量檢測儀等,其中空氣質量檢測儀系列產品被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授予“科技創新產品獎”。
據介紹,公司還是國內少數能夠同時提供電工電力、環境監測、醫療測量類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之一,產品品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可以充分滿足客戶多樣化測量需求,使客戶高效便捷地實現集中化采購。
憑借產品高精度、高可靠性、強環境適應性等特征,公司與Flir、KleinTools、Ridge等國際大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產品的直接銷售國涵蓋了主要發達國家、新興國家等重要經濟體,在全球范圍內享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為公司進一步在國內市場和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推廣自主品牌“CEM”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編輯 張明富)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