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曹琦
近日,備受關注的生豬養殖企業銷售數據陸續出爐,豬肉供需關系明顯緩和。
10月10日,正邦科技發布公告,公司2020年9月份銷售生豬121.64萬頭,其中仔豬25.15萬頭,商品豬96.49萬頭,環比增長13.56%,同比增長133.00%;銷售收入49.96億元,環比增長29.11%,同比增長288.05%。
9月份,前五大豬企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與天邦股份生豬銷售均加速放量,其余豬企銷量亦保持高位,頭部企業放量疊加生豬產能進入恢復期。東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王剛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9月份養豬企業前期能繁母豬投入開始釋放產能,以致生豬供給越趨穩定。
9月份頭部豬企加速放量
生豬產能進入恢復期
據統計,截至10月12日,共有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9月份生豬銷售數據。前五大頭部豬企9月份生豬銷量均環比增長,其中,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65.0萬頭,銷售收入57.54億元,較上月略有增長。
其次是正邦科技,公司2020年9月份銷售生豬121.64萬頭(其中仔豬25.15萬頭,商品豬96.49萬頭),環比增長13.56%,同比增長133.00%;銷售收入49.96億元,環比增長29.11%,同比增長288.05%。環比變動最大的是天邦股份,9月份銷售商品豬41.62萬頭,銷售收入112,200.10萬元,環比變動分別為65.62%、28.24%。
提到生豬銷售數量上升的原因,天邦股份表示主要來自仔豬和肥豬銷售數量的增長。新希望也在公告中表示,生豬銷量同比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是二季度堅定落實養豬戰略,保持較大力度的仔豬投放。今年9月份,新希望銷售生豬99.42萬頭,環比變動47%,同比變動178%;收入為33.30億元,環比變動42%,同比變動264%。
在豬企快速放量的同時,豬價也在逐步下行。《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豬企9月份銷售均價集體下滑。據溫氏股份公告,公司9月份銷售肉豬74.11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0.76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4.38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2.97%、-4.35%、-7.11%,同比變動分別為-16.54%、8.69%、20.34%。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9月21日至27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5%,豬肉批發價為每公斤45.68元,下降2.9%。9月份第4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為35.0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8%,較去年同期上漲27.1%。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54.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6%,較去年同期上漲25.9%。
近期豬價回落與國內生豬市場供給改善有關。據農業農村部監測,8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7%,連續7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1.3%;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5%,連續11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7.0%。“進入三季度,養豬企業前期能繁母豬投入開始釋放產能,以致生豬供給越趨穩定。”東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王剛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正邦科技前三季度凈利
預增逾百倍
記者注意到,盡管豬肉價格有所回落,從多家上市豬企披露的三季報預告情況來看,第三季度生豬銷售收入同比翻倍的公司不在少數,生豬養殖行業依舊維持高景氣度。
例如,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份銷售生豬15.93萬頭,銷量環比增長57.57%,同比增長120.03%;銷售收入5.09億元,銷售收入環比增長79.23%,同比增長185.96%。
天邦股份公告,公司第三季度預計盈利12.65億元-13.65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33.56%-259.93%。2020年前三季度,生豬銷售價格處于高位運行區間,公司商品豬出欄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266.02%,銷售收入同比上升97.90%。同時公司2020年商品豬銷售構成中仔豬和種豬的占比較高,相應的毛利率也較高。
正邦科技集中資源發展生豬養殖業務,采用公司+農戶的輕資產化擴張模式,注重與合作方的利益共享,具有快速放量的優勢。盡管9月份生豬價格回調,但是仍處于高位運行,公司通過養大豬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10月12日晚間,正邦科技預告,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30億元-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2.58%-884.08%,前三季度預計盈利54.2億至5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679.87%-11077.85%。
業內人士表示,正邦科技以整條農牧產業鏈參與市場競爭,能最大限度降低單一業務周期性波動給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利于增強公司整體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公司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強。從成本方面來看,正邦科技在飼料行業深耕多年,具有飼料端的成本管理優勢和配方優勢,面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可靈活調整配方,發揮規?;瘍瀯?,降低原材料綜合成本從而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經營風險。
記者了解到,前三季度,正邦科技自產仔豬育肥成本呈逐漸下降趨勢。“在保障生豬安全的基礎上,同步擴大種豬數量,小豬生得多,快速提升生豬銷量,銷量上去了,成本就下來了,分攤的費用變少了。”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正邦科技種豬群的培育和優化,自產仔豬數量不斷增加,成本有所下降,用自產仔豬替代外購仔豬育肥,提升自育肥比例,可節約成本、增加利潤”。
多重利好因素疊加下,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量大幅提升,特別是第三季度出欄量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出欄900萬頭-1100萬頭的計劃有望實現。而隨著正邦科技種豬體系的改善、養殖水平的提升、銷售規模的增加,未來單頭商品豬分攤成本將持續下降,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的利潤彈性將進一步拉大。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