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難過年年過。臨近歲末,上市公司進入年度“盤賬”時刻,不少“ST族”的保殼戰悄然打響。
從保殼路徑看,資產出售突擊增利、重組重整甩掉包袱等傳統手段仍是主流,也有部分ST公司至今未有實質性動作,前景莫測。在嚴格退市監管、完善常態化退出機制的監管新環境下,未來的保殼戰變數加大。
變賣資產補虧
強烈“求生欲”下,為避免連續虧損、規避退市風險,被打上“ST”標記的上市公司們頻施財技,變賣“家當”是最常見的方式。
幾度獲得黃光裕施救的*ST美訊近期又有新動作。*ST美訊11月初披露,公司擬將所持濟聯京美100%股權出售給濟南國美電器,轉讓價格定為6.5億元,較評估值溢價近三成。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取得對應的投資收益,且有望在2020年度實現扭虧為盈。
*ST美訊直言,本次資產出售可增加投資收益,有效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進而化解退市風險。
與之類似,*ST華映為扭轉業績頹勢達到保殼目的,也選擇了“賣子求生”。公司11月4日公告,出售子公司華映光電100%股權,公司至今已累計收到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和格實業支付的24.36億元轉讓款。
因原實控人、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破產直接導致公司核心業務停擺,凈利潤連續兩年虧損的*ST華映一度走到退市邊緣。公司在2018年、2019年分別虧損49.66億元和25.87億元。
本次資產出售對*ST華映的業績提振立竿見影。今年前三季度,*ST華映實現凈利潤5.86億元,已擺脫業績連虧窘境。
境遇類似的*ST江特行動更早。*ST江特此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138.59萬元,上述業績的取得亦得益于對子公司股權的處置。7月23日,該公司拋出兩則股權出售公告,擬分別以1.01億元、1.17億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江特鋰電100%股權及江尚實業51%股權,這兩筆交易能增加公司2020年凈利潤3184.28萬元。
重組重整謀“翻身”
ST公司大多積重難返,在自身喪失可持續經營能力后,唯有希冀外力幫助讓自身“脫胎換骨”。
例如,*ST商城不久前便獲得神秘自然人“馳援”。據公告,自然人王強及其一致行動人今年9月30日至10月27日期間,累計增持上市公司890.7萬股股份,通過舉牌方式進一步強勢增持。
對于舉牌緣由,王強及其一致行動人稱:“相信公司管理層會提供更有利于公司發展的重組方案,帶領公司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ST商城8月24日發布重組草案,擬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沈陽商業城百貨有限公司100%股權及沈陽鐵西百貨大樓有限公司99.82%股權,同時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崇德物業管理(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權。通過此次交易,*ST商城主營業務將由百貨商場、超市的商品零售業務變更為物業管理服務。
對于本次重組抱有較高期待的*ST商城表示:“本次重組如果能在年內完成,公司將有望實現摘帽保殼,同時實現清償債務、業務轉型和盈利能力提升。”
已連續兩年虧損的*ST華塑也寄希望于重組“翻身”。*ST華塑今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保殼”形勢愈發嚴峻。在主營業務難有起色的情況下,*ST華塑今年6月宣布擬向湖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48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48億元。本次交易后,湖北資管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湖北省國資委將成為實控人。
*ST華塑稱,公司正積極探討通過改善自身業務經營、債務重組、資產處置等方式使得2020年凈利潤為正,并結合本次定增等方式使得2020年末凈資產為正,從而避免走向退市。不過,該方案能否實施還需監管部門審批。
同樣面臨保殼壓力的*ST天娛則欲通過破產重整來甩掉包袱。據公司11月7日公告,相關法院已裁定批準公司重整計劃,若順利完成,將有助于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公司坦言,清償債務等執行重整計劃的行為將可能對公司2020年度的凈利潤、2020年末的凈資產產生較大積極影響。
困境公司前途未卜
另有一些公司的保殼前景不容樂觀。
例如,有著“民營醫院第一股”之稱的*ST恒康,形勢岌岌可危。根據*ST恒康收到的《民事裁定書》,京福華越(臺州)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京福華采(臺州)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兩只基金投資退出期已滿之際均處于虧損狀態,被法院裁定強制清算申請。身為劣后級有限合伙人的*ST恒康被認定為排在第一順位按實繳出資額承擔虧損的對象。
上述法院判決或進一步加大*ST恒康的退市風險。10月28日晚,*ST恒康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虧損4902.64萬元。若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后的凈利潤仍為負值,公司股票將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盡管*ST恒康也已被申請破產重整,但留給公司的時間已經不多。
形勢更為嚴峻的是*ST富控,公司最新股價已跌至1元以下,若股價持續低迷,公司或將直接觸發“面值退市”。
*ST富控不僅業績糟糕,還曾有財務造假的“劣跡”。為了保殼,*ST富控此前曾鋌而走險,將2019年歸母凈利潤調節至盈利43.13億元,凈資產調節至7.51億元。此外,根據監管認定,因在2013年至2018年定期報告中存在未披露關聯交易、虛增利潤總額等違規行為,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已被證監會處以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為了保殼實施財務造假,去挑戰監管底線,*ST富控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對其他ST公司也是個警示。隨著退市監管的愈加趨嚴,ST公司要么主動改變,要么被動出清。”市場人士稱。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