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天科股份完成了自2001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規模最大的資本運作——這家中國化工集團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一口氣注入了控股股東旗下11家化工領域的頂級科研院所。重組后的第二年7月,天科股份證券簡稱變更為現在的昊華科技。
伴隨上市公司資產硬實力的陡增,一個個挑戰紛至沓來。以科技研發為核心目標的科研院所,能否在資本市場立足?怎樣將這些國家級科研力量的院所擰成一股繩,并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國有化工產業的壯大?怎么樣給投資者帶來更大回報?2019年初,公司新任董事長胡冬晨被委以重任。
兩年時間過去,昊華科技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在公司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公司已成為“國字號”科研院所向市場化運營轉型的標桿。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大考”,昊華科技不僅保持了凈利潤同比增長,還在戰“疫”過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前不久,上海證券報記者跟隨上交所“滬市公司質量行”調研團隊來到了昊華科技。董事長胡冬晨接受采訪時表示,眼下取得的成績僅是昊華科技借助資本力量做強做大的開始。公司上下已做好準備,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大展拳腳,通過內生和外延實現高質量發展。
資本助力:12家科研院所市場化轉型
2019年7月,天科股份正式更名為昊華科技,由一家高科技企業升級為集中了12家國內頂尖化工科研院所組成的平臺公司。
2018年的重組,公司一口氣注入了包括晨光院、黎明院、西北院、光明院、曙光院、沈陽院、海化院、大連院、錦西院、株洲院、北方院在內的11家“國字號”科研院所。2019年,公司又完成了西南院的收購,12家來自原隸屬中國昊華管理框架內的頂級科研院所在上市公司體系內重聚。
“我們12家科研院所中的每一家,都具有國內化工領域的頂尖科研水平,有些院所的研發水平甚至能夠匹配科創板公司。”胡冬晨告訴記者,昊華科技體系內的各家科研院所已完成轉型,這些院所不再是僅承擔單一研究任務的機構,現已成為市場化運營、具備相當盈利能力,并在各自從事領域實現產業化拓展、在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科研院所。
上市公司重新起航后,如何將這12家頂尖科研院所擰成一股繩,成為一道難題。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胡冬晨四次提到“統一”二字:“我們12家院所包括主業發展、重點項目布局、研發大方向,都由上市公司總部統一布置規劃;每年施行統一的預算管理,進行考核,企業領導班子工資與實際運營情況掛鉤;人事統一由昊華科技任命主要領導班子;最后通過統一協調、股權激勵計劃等措施將企業凝聚在一起,在大目標下共同發展。”
昊華科技的蛻變也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2020年4月,昊華科技被納入“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以下簡稱“科改示范行動”)。胡冬晨認為,本次入選國資委“科改示范行動”,是對近年來公司大力推動改革創新的充分肯定,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注入強大動力。
據介紹,昊華科技已經制定了《科改示范行動3年實施方案》和工作臺賬,明確了具體改革目標、改革舉措、責任分工、進度安排等,力爭通過3年“科改示范行動”,打造中國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努力成為國內高端氟材料、電子化學品和航空化工材料領域重要的創新型國有科技企業和行業領導者,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重組兩年:公司質量全面提升
2020年10月,昊華科技通過股權轉讓的形式引進國新投資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胡冬晨表示,國新投資受讓昊華科技5.1%股權,是對公司研發實力和產業布局的肯定。同時,這也是公司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本次股權轉讓也是對重組后上市公司取得的成績和發展前景的肯定。完成重組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年(2019年),昊華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5%,其中特種氣體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8.4%,工程技術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1.74%。面對新冠疫情給整個行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昊華科技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保持穩定的同時,凈利潤同比增加20.78%。
胡冬晨將此歸功于公司不斷優化的業務結構。他表示,依托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和長期雄厚的科研基礎,昊華科技充分發揮多品種、小批量、高附加值、定制化的產品和業務特點,抵御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與同業相比,顯示出較大優勢。
昊華科技財務總監何捷補充道,疫情發生初期,公司準確判斷將會對今年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并因此改變了往年利用春節假期停產檢修的通常安排,主要子公司黎明院、晨光院等均未停產,而是保持裝置連續運行,其他企業適當減產降負荷,為疫情緩解后的復工復產、滿工達產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在疫情期間加大原材料采購力度,適當增加原材料庫存及產品庫存,為下半年全力復產、增收創造條件。
記者了解到,昊華科技旗下大部分連續性化工裝置今年來產能穩定,其中23套主要生產裝置上半年負荷率大于80%。以公司旗下晨光院為例,通過將資源配置優先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在氟樹脂售價下降的情況下,產品銷量同比增加6%。黎明院、西北院也通過調整產銷計劃,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
何捷表示,公司在疫情初期就提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全面實施增收節支、降本增利行動,在成本費用壓控方面取得較好成效。“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增幅不大,但毛利率同比提高、費用尤其財務費用同比下降明顯,降本增利增收節支為公司業績增長帶來較大貢獻。”
展望未來:內生外延促發展
眼下,昊華科技的“十四五”規劃正在加緊編制中。據記者了解,公司下一個五年將圍繞以高端氟材料為主的氟化工、以電子氣體為主的電子化學品和以特種化學品為主的航空化工材料三大核心產業進行布局。
昊華科技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茂良介紹,公司核心業務都是國家新興行業和未來要重點發展的關鍵行業,公司已在電子氣體、高性能有機氟材料、清潔能源催化材料產業化、特種化學品關鍵材料條件建設、退城入園搬遷、民用航空輪胎等產業領域進行“十四五”規劃布局,同時面對系統內和境內外相關領域、具有協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行業標的開展分析調研,梳理篩選并購重組對象。
楊茂良預計,基于芯片國產化率2025年要達到70%的長期目標,國內氣體行業也將有極大市場空間。
楊茂良指出,“十四五”期間,昊華科技要努力成為國內電子化學品業務品種最多,盈利能力最強的上市公司之一。據介紹,昊華氣體目前量產特種高純氣體共計13種,正在試生產的產品8種,在研的其他電子化學品有冷卻液九氟丁基醚、抗污劑氟硅樹脂等。預研的特種氣體產品主要有其他含氟氣體、三氟化硼(B11)、羰基硫(COS)、三氯氫硅(SiHCl3)、C1-C5范圍內的高純有機氣體、VOCs標氣等。
特種橡塑制品業務也是昊華科技“十四五”時期的重頭戲。記者了解到,昊華科技旗下的曙光院重點開展航空輪胎和防護服,西北院、株洲院、沈陽院、錦西院主要開展非輪胎橡膠制品業務。
近年來,我國自主航空業發展迅速。“我們非常看好這一塊市場。”楊茂良說道,“我們的西北院、錦西院和海化院都已成為中國商飛的合格供應商,曙光院的資質正在論證之中。我們預計國產大飛機在‘十四五’期間一定會實現產能上量。屆時,我們的民用航空輪胎、民用航空玻璃、民用航空密封材料等均有望實現大發展。”
董事長胡冬晨指出,未來5年至10年,昊華科技計劃通過內生和外延兩種方式實現突飛猛進。一方面,公司將通過加快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產業化,深耕細作現有優勢產業和產品實現內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外延式發展,擴大核心產業規模、實現業務協同和有機增長。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