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2020年收官之際,重量級物業企業仍在加緊上市。12月上旬,恒大物業和碧桂園服務接連完成IPO,物業板塊再添千億元市值成員。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15家物業企業登陸H股,是2018年以前物業板塊上市公司總數的近3倍。
12月17日,中國香港資本市場迎來了今年第16家物業上市企業,即2019年綜合實力名列中國物管行業Top13的遠洋服務。此次IPO,遠洋服務引入了私募基金淡水泉、國華人壽保險、高瓴資本等共8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2億美元。上市首日,遠洋服務總市值達69億港元。
“遠洋服務是一家老牌物業服務企業,業務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以‘住宅+高端商寫+增值服務’等多業態服務模式發展。”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高端商寫業務毛利率水平較高,增值服務收入逐年增長,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商寫物業服務板塊發力
事實上,高端商寫物業業務是業內不少投資者看好遠洋服務的原因之一,比如高瓴資本就是青睞捕獲“商管服務企業”的投資者。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遠洋服務商寫物業服務在整體物業管理服務總收入占比為27.5%,占非住宅物業管理總收入的83.6%。同期,商寫物業所收的每月平均物業管理費也遠超住宅社區所收,達到每平方米17.4元,而住宅每平方米僅為2.6元。
以北京頤堤港和成都遠洋太古里為例。北京頤堤港地處繁榮的朝陽區,出租率高達99.9%,其商業項目物業費單價110元/月/平方米,寫字樓單價50元/月/平方米,可提供全年約8900萬元收入;成都遠洋太古里毗鄰大慈寺,是國內網紅級地標,出租率達到97%,物業費單價160元-170元/月/平方米,可提供全年收入1.6億元。
除此之外,遠洋服務的控股股東為遠洋集團,其股東中國人壽保險、大家保險與遠洋服務亦有持續的業務合作。據招股書透露,今年8月21日,遠洋服務還與兄弟公司遠洋資本訂立戰略合作協議,為其房地產項目(包括每年預計不少于200萬平方米合約建筑面積的商寫物業、工業園、物流中心及數據中心)提供定制化物業管理服務。
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40%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遠洋服務營收由12.13億元增至18.3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8%;期間,凈利潤由1.05億元增至2.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9.8%。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9.03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26.1%。
“凈利潤的快速增長除了與公司高端商寫業務相關外,占比逐漸增加的增值服務業務也對其有所貢獻。”上述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遠洋服務提供案場服務(即向物業開發商及其他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交付前服務)、咨詢服務及物業工程服務,以及向公司在管物業的業主及住戶提供的各種社區增值服務。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案場服務方面,年收入規模約為2億元,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年均增幅可達20%;工程服務年收入規模約為1億元,預計未來三年至五年內年均增幅可達20%。在社區增至服務方面,目前業務占比約為13%,其中主要為資源經營業務,預計未來三年至五年內業務規模比重可提升至25%,年均增長5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遠洋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毛利潤達到3540.1萬元,毛利率提升3.4個百分點至22.9%;社區增值服務實現毛利潤6414.7萬元,毛利率提升2.1個百分點至63.1%。鑒于此,遠洋服務毛利率由2017年的20.7%,增長至2020年上半年的28.5%。
更為重要的是,遠洋服務目前在數字化及智能化方面進行了持續投入,擁有多元化智能服務平臺,即“億管家”、“億家生活”、“億家修”及“億空間”以及EBA系統,可于業主、住戶、其他客戶及業務合作伙伴之間實現智能化物業生態圈。這無疑將有助于公司提升管理管理半徑,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服務效率,也對其社區增值服務變現有所助力。
鑒于數字化技術的重視,遠洋服務表示,對于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約10%用于提升數字化水平及內部訊息技術基礎;約20%用于升級智能化管理系統設施;約60%的募資將用于把握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余下用作營運資金。
資本負債比率為零
當然,擴規模依然是目前上市物業管理企業的第一訴求,而這取決于企業有多少“家底兒”。
招股書顯示,遠洋服務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由2018年的3827.2萬元大幅增長至2019年達到2.07億元,2020年上半年達到6572.9萬元。但招股書中有一個指數仍令市場頗為不解。招股書披露,2018-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遠洋服務資本負債比率分別高達454.5%、483.1%和439.9%。
對此,遠洋服務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由于之前有一筆ABS融資,目前該筆融資已經全部還清,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資本負債比率為零,處于凈現金狀況。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7.25億元,為2017年以來新高。
若加上此次IPO募集資金的60%用于擴大規模,由此可預見公司第三方在管物業面積將會大幅提升。公司也表示,進一步發展戰略聯盟及擴大公司物業管理業務的規模。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遠洋服務總合約建筑面積達6190萬平方米,遍及中國24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54個城市;總在管建筑面積達4230萬平方米,包括155個住宅社區及55個非住宅物業。其中,旗下第三方管理的建筑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來自第三方的收入達到1.21億元,占收入比重提升至18.8%。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12月10日,34家港交所上市,物業企業市值超過5600億港元,平均市盈率超過50%;3家滬深上市物業企業市值約為340億元人民幣。
“物管行業頭部企業已經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已經誕生千億元市值的企業,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分化也會加劇。”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這種競爭格局下,遠洋服務突破以住宅物業為單一收入來源的困境,形成多業態物業管理服務業務、在長且好的賽道中構筑獨特的行業壁壘,將能在未來行業競爭格局占據一席之地。
多業態業務拓展增收
在資本市場看來,高成長高確定性是物業板塊的主旋律,這是疫情期間物業企業股價快速上漲,資金不斷入局的背后驅動力。
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保守預計2020年末我國物業行業在管面積將超過250億平方米,營業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根據模型綜合估算,預計到2024年,全國物業管理行業營業收入約為9296.43億元。換言之,這是一個年均營收萬億元量級的藍海市場。
但不得不說,目前上市的物業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從房地產企業母公司拆分出來IPO的,來自母公司的開發業務規模幾乎決定了這家企業的營收規模,而上市之后,第三方拓展能力、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則決定著這家企業未來會成長“月亮”還是“星星”。
從業務結構來看,目前,遠洋服務的物業管理類型包括住宅小區、商寫物業、公共及其他物業,以及案場、工程、社區等增值服務。
“總體來說,多業態業務選定的細分領域賽道較為合理,傳統物業與新型業務并重,具備在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下搶得市場份額的能力。”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在非住宅物業上構建了涵蓋商寫物業、政府大樓、公共設施、高速公路服務站及醫院等多個管理物業類型,若能快速形成品牌輸出能力,相較于目前資本市場上主要聚焦純住宅領域的企業,公司在非住宅領域的服務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優勢明顯,長期在該領域深耕,將拓展公司業績增長空間。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