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圖說 華中數控員工在車間作業
法國里昂商學院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制造企業百強榜”。華中數控位列第27名,躋身中國智能制造30強。湖北有6家企業上榜,華中數控也是排名最為靠前的智能制造龍頭企業。
華中數控是國內數控系統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于2011年1月上市。2021年,正值華中數控上市十周年,2月26日,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十年,華中數控很痛苦,高端制造業要耐得住寂寞。”
深耕高檔數控系統研發生產
關鍵部件不再被“卡脖子”
華中數控主要從事數控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數控機床是裝備制造業最重要的‘工業母機’,其技術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數控系統作為數控機床的‘大腦’,是決定數控機床功能、性能、可靠性及成本的核心部件。”陳吉紅說。
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對高檔數控系統長期進行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多年以來,我國市場急需的高檔數控系統90%以上依靠進口,而高檔數控系統成為導致中國制造“基礎薄弱,缺心少腦”的“卡脖子”關鍵基礎部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08年,華中數控規模還沒有現在這么大,也沒在資本市場上市,卻被西方國家列入制裁名單,當時,國產的經濟型機床數控系統雖占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但中檔機床數控系統只占大約20%,高檔機床數控系統市場僅占大約2%,就在這百分之幾的市場份額下,華中數控已居領導地位。
上市十年來,從華中數控的財務數據看,增長并不是特別突出。2019年比2010年,總資產增長333%,凈資產增長321%,營業收入增長137%,從2010年的3.82億元,增加到9.06億元,凈利潤則在1000萬元至3000萬元之間波動。但是,10年來,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達12億元,僅2019年就投入2.95億元,獲得的專利授權,2010年僅為6項,2019年達107項,還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8項。
華中數控上市10年的發展,和一個稱為“華中8型”的高檔數控系統密切有關,在國家開展的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支持下,華中數控經過多年努力,成功研制出華中8型系列化高檔數控系統。
陳吉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說:“8型數控系統經歷了20年的積累,8年的攻關,以國外最先進的高檔型、標準型數控系統為標靶,它攻克了高速、高精度運動控制系統的難題,突破現場總線、五軸聯動和多軸協同控制技術,實現了全數字化的系統內部通訊和外部互聯。”
華中數控攻克核心技術,實現了對國外數控系統高檔控制功能的全面覆蓋。某3C典型零件加工對比測試數據顯示,華中8型為14分36秒,而國外同類系統為15分33秒,零件加工質量相當的情況下華中8型系統效率更高。
2013年2月,“華中8型”完成了航空航天領域對進口數控機床的第一例國產化改造,這是沈飛數控加工廠的一臺進口的大型雙龍門五軸聯動銑床,機床原數控系統采用光柵尺全閉環控制,該系統早已停產,無維修備件。經過華中數控的改造,機床的定位精度達到5微米,恢復到機床出廠時的精度指標。在沈飛的示范效應帶動下,華中8型數控系統在骨干航空企業逐漸得到應用。
2018年,該項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7年度)。
目前,華中8型數控系統已與10多類約2000臺高端數控機床實現了配套應用,滿足國內高速、高精、大型、重型、復合、生產線等高端數控裝備的配套需求。
2019年,公司又推出了華中8型數控系統V2.4的產品,融合“互聯網+”、“大數據”等元素,集成了基于傳感器熱誤差補償、遠程運維、云數控、智能刀具壽命管理等十余種智能特色功能,進一步提升了華中8型高速高精加工性能。
事實上,華中數控實現了對中國高檔數控系統技術的突破,然而如何打破外資企業長期形成的“市場生態圈”,讓國產自主可控的高檔數控系統得到廣泛應用,卻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陳吉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高檔數控系統是國家需要我們做的,這需要長期積累大量投入,需要培養一支高水平的隊伍,我們要留住團隊,且不能虧損,既承擔國家責任,也要給股東回報,上市以來我們熬過了這十年,我認為現在從我們積累的情況來看,我們有信心后面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高端制造業的現狀跟過去相比有長足進步,包括重大項目以及某些零部件領域的突破,宏觀來說,高端制造業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還是有的,相關核心技術不夠強。高端制造業與傳統的中低端制造業、輕工業以及互聯網不一樣的是,高端制造業投入大見效慢,需要久久為功的過程,整個行業其實也存在積累不足、人才不足等問題,高端制造業是大國復興和經濟騰飛繞不開的話題,無法彎道超車,必須一步一個腳印。
推進人工智能化升級
“卓爾系”入主帶來新變化
如果說十年的技術積累是華中數控未來發展的基石,那么“卓爾系”的入主,將為華中數控的發展注入“活水”。
華中數控是湖北首家啟動高校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校辦企業,2019年7月,卓爾旗下公司卓爾智能通過在二級市場增持和舉牌等方式,入主華中數控。同年11月,華中數控控股股東由華科產業集團變更為閻志及其一致行動人卓爾智能,實際控制人由華中科技大學變更為閻志。
“我們希望利用卓爾控股的優勢,發揮機制體制創新,留住人才,發揮內部協同,同時利用資本市場。”陳吉紅說。
據介紹,閻志入主后,對企業作出了“三不變”的承諾,即“股東結構變了,經營戰略不變;企業屬性變了,產學研格局不變;實際控制人變了,管理構架不變”。
公司體制改革后,隨即啟動定增,向控股股東卓爾智能發行A股股票,募投資金2.28億元用于高性能數控系統技術升級及擴產能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2.5萬套數控系統的生產能力。
而在市場拓展方面,公司將“以高檔數控系統、伺服驅動與電機為核心,以機床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配套為三個主體”。
“為什么能這么快轉型到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還是數控技術積累的核心技術,向新一代人工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轉型。”陳吉紅說。
華中數控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華中9型已經在武漢量產,并即將推向市場。9型數控系統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人工智能芯片植入數控系統,能實現自主感知、自主學習、自主決策、自主執行,進行優質、高效、可靠、低耗的加工。
事實上,華中數控不僅是數控系統提供商,它利用數控方面的技術優勢,較早就切入工業機器人領域。
“除了減速機,華中數控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全部為自主研發,”陳吉紅說,伺服系統、控制器、驅動電機等全部由華中數控研發生產。負載150kg,精度±0.1mm的重載機器人也實現零的突破,并成功進入日本知名企業的上海工廠。
據介紹,公司擁有六大系列40多種規格的機器人整機產品能力,新近自主研發的國際創新BR雙旋系列機器人,突破了通用六關節機器人的限制,機器人通過內旋可快速到達點位、高精度、高靈活性、高速、慣量小的性能,可應用于搬運、噴涂、打磨、焊接、上下料、裝配等多個工位,在家電、3C、五金、汽摩、裝配、機加工等領域廣泛應用。2019年,公司機器人與智能產線營業收入4.1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46.15%。
“隨著制造業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呈現較快的增長。智能制造在汽車行業、3C電子、國防軍工、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步加深,工業機器人及智能產線的需求穩步增長。”陳吉紅說。
卓爾系入主后,華中數控業績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華中數控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華中數控的營業收入預計為13.1億元至13.9億元,歸母凈利潤2300至3300萬元,同比增長50%至115%。
中國機器人CR教育培訓標準委員會委員魏國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在武漢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華中數控能夠順利融資和轉型,也是厚積薄發。國資和民營相結合,多渠道合作共贏,將實現融合發展。高校剝離企業,但校企合作應該探索更多的合作模式,多與先進制造業企業合作,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培養符合時代需要和產業要求的新工科人才。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