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家上市公司在后續賬務處理時卻擺了烏龍,為此向投資者公開致歉
期貨交易員因擅自“割肉”向上市公司賠付超過5500萬元,而公司在后續的賬務處理時卻擺了烏龍,引發了市場熱議。
昨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發布一則關于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進展公告。按照公告,去年8月底,該公司在生豬期貨套期保值過程,在4個月份合約上買入,1個月后,由于市場不斷下跌,該公司期貨交易員擅自將持有的合約進行了平倉操作,導致公司旗下賬戶總計虧損5510.53萬元。
根據公司相關規章制度,金字火腿要求交易員承擔全部責任。截至2021年9月30日,金字火腿收到期貨交易員支付的5510.53萬元的賠償。但是,公司收到賠付資金后,對于投資損失和賠償收入均未進行賬務處理,而錯將這筆賠償款計入了收回期貨本金。為此,金字火腿向投資者公開致歉。
金字火腿
披露具體交易過程
根據金字火腿昨日發布的關于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進展公告,該公司披露了進入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的整個流程。
早在2021年1月11日召開的董事會上,審議并通過了《關于開展生豬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議案》、《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等議案,同意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一年內,公司在5000萬元額度內(不含期貨標的實物交割款項)以自有及自籌資金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并在2021年3月16日,開立期貨賬戶。
隨后,該公司期貨決策小組綜合考量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程度、市場行情、未來生豬價格走勢以及公司2021年度豬肉采購計劃等各種因素,為增強對公司產品成本和產品銷售價格的管控,規避生產經營活動中因原材料和庫存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于2021年8月逐步買入了生豬期貨套期保值合約,使用保證金在5000萬元以內。
“金字火腿作為一家原料需求單位,公司買入生豬期貨套期保值合約,合情合理,沒有問題。”永安期貨公司一位營業部總經理表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生豬期貨價格已經橫盤了兩個月左右時間,隨著春節前消費旺季的來臨,該公司擔心原料價格波動。
2021年8月底,上述期貨交易員操作公司賬戶陸續買入生豬2111、2201、2203、2205看漲合約,公司賬戶從17000元/噸左右開始建倉,至15000元/噸左右完成建倉,期間生豬期貨價格最低下探至13000元/噸左右。
期貨交易員
擅自“割肉”離場
然而,建倉之后,生豬期貨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從歷史數據上看,那一輪下跌的階段性低點,就是2021年9月24日的盤中最低點,即2201合約的最低點13365元/噸、2203合約的最低點13100元/噸、2205合約的最低點14210元/噸。當時,2111合約在9月24日的11880元/噸新低之后,到9月30日再創歷史新低——觸及11415元/噸,在國慶節長假后,市場卻出現轉折點,開始一路上升。
顯然,從2021年8月底開始建倉,到9月底平倉,1個月的操作過程中,生豬價格不斷下跌。作為買方持有者的期貨交易員經歷著資金不斷萎縮的恐慌階段,最終在地板價格“割肉離場”。
對于金字火腿而言,9月初公司決定將所持倉的全部生豬期貨合約在后期進行實物交割,并補充了部分保證金(最高時保證金為7000萬元)。這種情況下,公司期貨交易員擅自將持有的合約進行了平倉操作,導致公司賬戶總計虧損5510.53萬元。
“在整個流程中,有方向性和敞口風險控制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制度還欠完善。既然已經確定了實物交割預案,卻又發生交易員平倉問題,制度漏洞問題明顯。”上述永安期貨營業部總經理表示。
他表示,這至少能夠說明交易員的職責是不清晰的,交易員的決策權限需要進一步明確和監督,不能一個人要去負全責。從套保方案規劃、指令下達,指令執行和后續復盤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具體明確分工的職責劃分。在巨大的市場波動面前,不能靠交易員一個人包打天下,而需要一整套規范制度約束才能行穩致遠。
根據此前公告,金字火腿的“期貨決策小組”成員包括董事長、總裁、副總裁、采購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內審負責人等;董事會授權董事長主管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擔任“期貨決策小組”負責人。公司設立“期貨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執行、操作。
賬務處理時擺了烏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9月底,金字火腿收到交易員賠付資金之后,對于投資損失和賠償收入均未進行賬務處理。
上述公告稱,公司管理層及財務人員由于對套期保值相關會計準則的理解存在偏差,對實操經驗不足,將賠償款誤認為期貨套保本金計入收回期貨本金中,對于投資損失和賠償收入均未進行賬務處理,因此未在去年第三季度報告中對此進行披露。
后續,金字火腿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司《2021年度第三季度報告》進行相關會計科目列支的更正。不過,針對上述會計差錯進行更正,該事項僅對“合并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營業利潤”和“營業外收入”有影響,不涉及追溯調整、不影響合并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項目。
此外,金字火腿公司稱,該事項不會導致公司損失,不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預計也不會影響公司2021年度的凈利潤。針對該事項的發生,公司向廣大投資者誠懇道歉。之后,公司將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及內控制度的培訓,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完善信息披露的規范化水平,提高業務能力。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