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2月15日,*ST艾格發布公告,對此前已披露的業績預報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虧損額度大幅增加。
1月26日,*ST艾格公告了2021年的業績數據,其中,預計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虧損7566.88萬元至11350.3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區間為虧損7421.75萬元至9277.18萬元。
而在2月15日晚間的公告中,*ST艾格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則為45974.47萬元至56191.0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約為10312.74萬元至12604.46萬元。
對于業績在短期內兩次預報卻出現如此大差異的原因,*ST艾格從三方面進行了解釋:一是2022年1月31日前,年審會計師向2021年1-6月游戲收入的相關方發送了函證,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對方對收入的確認回函,經初步協商,約2000萬元的游戲收入具有不確定性;二是2022年1月31日前,年審會計師向以前年度的應收賬款方發送了函證,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應收賬款方的回函,經初步商議,公司擬將上述應收賬款約2.9億元全額計提壞賬,但保留采取相關法律措施的權利;三是2020年11月,公司子公司杭州搜影科技有限公司將其子公司霍爾果斯泰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以0元予以轉讓。截至2021年5月31日其應收股利余額為106311307.43元,2021年7月,該公司已被注銷,收回可能性不大,擬對應收股利全額計提壞賬。
對于*ST艾格的這種行為,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上市公司計提壞賬,通常是按照比例進行逐年計提,在前期未充分計提的情況下突然一次性全部計提的做法非常不符合邏輯,“這更像是掩蓋真相式的財務洗澡。”
查閱兩市公告可知,今年以來,多家公司對此前已經預報的2021年年度業績進行了修正,也有多家公司因為大幅計提商譽減值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關注,進而下發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解釋。
對此,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從大環境來看,今年有不少ST公司的審計機構‘撂挑子’不干,因為從去年開始,審計機構的履職風險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的造假引發的巨額索賠里,中介機構也被波及,審計機構不敢在審計報告上隨便簽字,這也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需要對前期的財務粉飾甚至是財務造假所形成的注水資產進行一次性擠水。”
(編輯 崔漫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