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公司擬分紅139億元,如果你是中小股東,應該感到很滿意吧?
但是,當你發現這家公司一年賺了800多億元,你還會滿意嗎?
這家公司就是中遠海控。近2年海運價格大漲,公司因此盈利暴增,賺得盆滿缽滿。面對巨額利潤,中小股東們也興高采烈,期待著公司高比例分紅,共享經營紅利。
但事與愿違。中遠海控最終推出的2021年度分紅方案是:擬派發現金紅利139.32億元,占當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5.6%。低于預期的分紅比例引發了部分中小股東的不滿。
一邊是財大氣粗的大央企,一邊是手握少量股票的中小股東,盡管雙方力量懸殊,但后者沒有選擇用腳投票,而是通過網絡聯合起來,以喊話、擬投反對票等方式,向前者“抗議”。
諸多跡象表明,這是股東積極主義的最新案例,更代表著中小投資者股東意識的覺醒。
中小股東訴求從何而來?
一些中小投資者認為,相較于創紀錄的盈利額,公司2021年分紅金額太少,分紅率低于上市公司分紅監管指引的相關標準。而且,公司曾經承諾過制定新的三年股東回報計劃也一直沒有下文。
近日,有大V在財經平臺上發帖呼吁中遠海控中小股東聯合起來,在公司5月27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以維護自身利益,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事件起因是中遠海控今年3月末發布的年度分紅方案低于中小股東的預期。
一些中小投資者認為,相較于創紀錄的盈利額,公司2021年分紅金額太少,分紅率低于上市公司分紅監管指引的相關標準。而且,公司曾經承諾過制定新的三年股東回報計劃也一直沒有下文。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遠海控的小股東對記者表示,他們這次“發帖聯合”可看作是去年中小股東“聯名上書”表達核心訴求的“續集”。
時間回到去年11月21日,有大V在雪球平臺上發出《關于中遠海控中小股東聯合3%股權向董事會提案的倡議》。倡議書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要求公司修改未來三年的股東分紅計劃,即分紅不低于當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的50%;二是要求公司對A股及H股的股票進行回購。該倡議書受到中小股東的廣泛關注,短期內聯合意向股權就超過了3%。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隨后也對《關于中遠海控中小股東聯合3%股權向董事會提案的倡議》進行了兩次追蹤報道和熱評,評論指出:這次標志性事件,體現了中小散戶股東意識的覺醒,是理性投資的示范,同時,為股東與上市公司良好互動提供了范本。
為何質疑現金分紅過低?
中遠海控2021年度擬派發現金紅利僅占當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5.6%。無論從中遠海控的歷史數據來看,還是與同行業公司橫向對比,中小股東質疑公司2021年度分紅比例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廣大投資者的核心方式。之前多年,因市況低迷等因素未能分紅,全體股東尚能“患難與共”;如今,面對百億元分紅,中遠海控一些中小股東卻表現出“強烈不滿”,其訴求究竟合不合理?
中遠海控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6.94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2.96億元,同比暴增8倍,平均每日凈賺約2.4億元。然而,公司同時發布的現金分紅方案(近10年來首次現金分紅)卻顯示,公司擬派發現金紅利139.32億元,僅占當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5.6%。
記者查詢歷年年報發現,中遠海控自上市以來,此前一共實施了3次現金分紅,現金分紅金額占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率在30%左右,明顯高于2021年度分紅比例。
海運同行們的分紅力度又如何?
記者梳理港股航運公司情況發現,東方海外國際、勝獅貨柜、海豐國際的2021年度分紅率均超過70%,太平洋航運的分紅率達54%,其中東方海外國際是中遠海控的間接控股子公司。
可見,無論從中遠海控的歷史數據來看,還是與同行業公司橫向對比,中小股東質疑公司2021年度分紅比例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股東大會上會有新進展?
“我們確實已經關注到某些中小股民的言論和訴求。”中遠海控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在5月27日股東大會上與投資者做充分溝通和交流,并披露相關事項的最新進展。
“我們確實已經關注到某些中小股民的言論和訴求。”中遠海控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針對部分中小股東提出的熱點問題,公司此前在業績說明會、投資者見面會、上證e互動等多個渠道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說明。
例如,在今年3月31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管理層對相關熱點問題給出了詳細回答。
在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發問:“在之前投資者交流會時,您提到跟年報一起發布的還有新的三年股東回報,為什么這次并沒有看到?”
中遠海控董事會秘書郭華偉對此答復:“之前經股東大會批準的《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涵蓋了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究后認為,今年到期后,綜合考慮經營情況和分紅的持續性、穩定性等因素,再修訂新三年的分紅政策,提出可以實現的分紅目標,對股東更負責任。”
針對投資者對中遠海控分紅少的質疑,公司總會計師張銘文表示,公司所處的集裝箱航運業屬于全球充分競爭的周期性行業,具有基礎投資規模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征。公司改革重組以來,積極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分紅能力的修復。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通脹、地緣政治沖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不穩定性明顯加劇,因此公司需要積累適當的留存收益,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為積極順應全球航運綠色船舶、節能減碳新趨勢,公司將持續優化船隊結構和全球布局,加快航運數字化建設,持續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積累適當的留存收益成為必要。
“作為中遠海控的一名老員工,我見證了公司的發展歷程。中遠海控的前身為中國遠洋,2017年,中國遠洋集團與中國海運集團完成聯合重組,成立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國遠洋更名為中遠海控,定位為集裝箱全球服務集群上市平臺,除保留原有集裝箱業務,還注入并經營中海集運的全部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中遠海控上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中國遠洋到重組后的中遠海控,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公司逐步發展壯大,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遠洋運輸公司。與此同時,行業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因采用聯盟運營,價格戰基本結束。未來是“陸地上的競爭”,取決于航運數字化和全程綜合物流運輸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
他向記者透露,公司將在5月27日股東大會上與投資者做充分溝通和交流,并披露相關事項的最新進展。
股東積極主義日漸興起
近年來,上市公司議案被中小股東投票否決的案例時有發生。隨著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股東積極主義逐漸興起。A股市場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積極變化。
圍繞分紅多寡的爭議,在行將召開的股東大會上,中遠海控中小股東們將如何投票,值得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小股東們通過投票所傳遞出的態度。
進一步來看,上市公司議案近年來被中小股東投票否決的案例時有發生。比如,5年前格力電器擬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的相關議案被否決,中小股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近期,更有同一天6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出現否決議案的“盛況”。
5月20日,寶利國際、中南傳媒、標準股份、大港股份、*ST美尚、ST龍凈等6家公司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都出現了中小股東否決議案的情況;埃斯頓“關于擬使用閑置募資進行理財的議案”即便獲得了通過,但中小股東中有六成投下反對票。
有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行為在海外已經有專門的名詞——股東積極主義。就是面對公司治理相關的問題,中小股東們不再遵循“用腳投票”,賣出股票,而是以股東身份積極介入公司治理,選擇“用手投票”,向公司管理層施加壓力或施以“援手”,通過對話促使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實施發展戰略,實現良性的長遠發展。
專家分析認為,監管部門近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讓投資者充分分享上市公司成長的紅利,這也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基礎和根本路徑。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股東積極主義逐漸興起。A股市場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積極變化。
今年5月18日,國資委召開“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爭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表率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在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依法依規規范運作、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三個方面爭做表率。
會議明確,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各地國資委要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并鼓勵各集團公司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還要多措并舉強化投資者關系管理,正確引導投資者預期等。
不知是因為中小股東的不滿或抗議起了作用,還是因為國資委上述發聲激發了中遠海控,中遠海控5月20日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擬斥資15億元至30億元增持公司A股和H股股份,即展開新一輪增持。
有中小股東對此表示贊賞,認為是股東積極主義的一個小小成果,但也有小股東“不滿足”于此。
“大股東增持雖利好股價,但是和我們的權益關系并不大。只有公司回購股份后注銷,才會提高上市公司價值,所有股東才會受益。”一位中遠海控的投資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支持在5月27日的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以示抗議。
不過,專業人士一看公告就可判斷,這些中小股東的聯袂投票,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改變。因為中遠海控所有議案均不涉及關聯股東回避,換言之,大股東投票才是決定性的。“我們知道,議案全部通過是大概率事件。但我們中小股東還是要聯合起來,準備投出反對票,發出自己的聲音,若能促使公司管理層重視我們的訴求,未來變得更加優秀,我們這番辛苦也是值得的。”該投資者說,“中遠海控已經是很優秀的企業了,能抓住大機會,賺了這么多錢,我們挺佩服的,它是我在A股市場重倉的三大股票之一。但我認為,公司可以做得更優秀。”
從以往股東積極主義經典案例看,能獲得中小股東——尤其是機構及知名私募重倉、并積極推動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司,多數是賺錢能力很強的優秀企業。比如“A股股王”貴州茅臺,高衛東執掌時期曾釀出“捐贈門”輿論事件,彼時諸多茅臺股東(茅粉)通過微博及權威媒體等渠道持續質疑,最終引起監管層關注,隨后貴州茅臺自動取消了相關捐贈。
而對中遠海控而言,去年就出現了股東積極干預的痕跡。2021年10月29日,中遠海控召開的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針對“調整《金融財務服務協議》下的存款日峰值2021年及2022年的年度交易上限”的相關議案雖獲通過,但公司H股股東投出的反對票比例高達72.81%。
小股東也有大力量。透過中遠海控案例,中小投資者積極發聲及參與投票的背后,是股東意識的覺醒。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