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由科學家“掌舵”,僅有十幾名初創員工的小微科技企業如何成為光伏行業細分龍頭,市值超200億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需要持之以恒的原始創新,領袖群倫的硬核科技。”日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金博股份(688598)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廖寄喬博士這樣回答。
這與科創板開市三年來全力支持硬科技,服務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初衷嚴絲合縫。
現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及科創板上市支持,金博股份已是國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行業領軍者,是唯一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碳基復合材料制造企業。
在廖寄喬看來,研發創新能力是金博股份的核心動力,科創板上市則給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最直觀的數據是,2021年公司實現凈利5.01億元,已經超越2020年全年營收。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依然“火箭式”增長,實現凈利2.03億元,同比增162.50%。
在科創板平臺上,廖寄喬的愿景是帶領金博股份成為全球矚目的碳基復合材料平臺企業。
“搞科研的”董事長
廖寄喬雖然是上市公司董事長、創始人,但他科研學者的氣質卻更加突出。
證券時報記者見到廖寄喬博士時,他簡單穿一件深藍色工裝T恤,一條黑色休閑褲,像剛從實驗室出來。
“科學家”可能是廖寄喬最重視的頭銜,他的口頭禪就是“我是搞科研的”。坐下來剛聊上兩句,他就喊上記者去旁邊的產品陳列室參觀。
這個簡單的陳列室里沒有“宏大敘事”,只有公司的核心產品和各項榮譽證書。
而在這里,廖寄喬回歸研發者本色,對碳基復合材質的各種產品介紹起來如數家珍,外行聽來拗口晦澀的專業術語也脫口而出。
“我在公司主管科研,上市前的十多年,感覺就是沒有科研資金。”廖博士笑言,那時只能在單一行業、單一產品上發力,但科創板上市后,資金充裕,公司研發開始以碳/碳復合材料為基點,向多行業方向布局。
數據顯示,金博股份2021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7.6%至6497萬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達14.59%,人數較2020年增長了55.00%。
廖寄喬說,“科創板本身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價值,公司上市之后,我們更要埋頭努力,用成果說話。”
2021年,金博股份圍繞碳基復合材料,研發項目多方向推進,重點加大包括了對碳陶以及氫能和高純材料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以進一步擴大碳基材料的應用領域。
經過持續研發創新,金博股份突破了碳纖維預制體三維編織技術、快速化學氣相沉積技術、關鍵裝備設計開發技術、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產品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產品、裝備與工藝獲得了國內外專利授權65項。
資金方面,公司上市以來三次融資擴大產能規模,通過規模效應和技術創新持續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占有率。此外,公司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別推出了兩次股權激勵安排。
如今人才、資金、市場等要素均在正向共振的金博股份還需要什么?
“時間,支持科技創新,就要給科研性公司寬裕的研發和成長時間。”廖寄喬表示:“資金應以年為單位支持科創企業,資本要像科學家一樣專注科技型企業。”
研發占領市場高地
查閱財報,光伏熱場碳/碳產品是金博股份主要收入來源,公司目前在光伏熱場碳/碳市占率超30%。從營收結構來看,公司光伏業務占比在2017~2021年間均超95%以上。
金博股份公告稱,公司在光伏熱場部件市占率位居全行業第一。憑借主打的熱場部件產品,公司于2019、2021年分別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產品冠軍,并牽頭制定了5項國家行業標準。
金博股份在光伏熱場碳/碳部件市場的領導地位實際在公司創立之初就已奠定。
2004年,彼時已是正高職稱的廖寄喬博士在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其當年底回國接受導師黃伯云院士的委托創業,開啟碳/碳復合材料在民用領域的市場化探索。
當時,碳/碳復合材料在民用市場還是全新概念,憑借敏銳的研發嗅覺,廖寄喬將不多的資金鎖定光伏熱場碳/碳產品研發。
公司成立之初,僅有的十幾個員工也要身兼數職,但對廖寄喬來說,相比研發,市場前期開拓更加艱苦。
最后,廖寄喬想了個“笨”辦法:將市場跑出來。
為了推廣公司產品,廖寄喬帶領團隊,開著車、拉著樣件登門拜訪了全國幾乎所有大型光伏企業。一年下來,新買的商務車竟然跑出了近三十萬公里里程。
事實證明,研發實力確實能占領市場高地。因為熱場碳/碳產品在光伏領域的適用性,廖寄喬“王婆賣瓜”式推銷大獲成功,他當時拜訪的隆基綠能、TCL中環等光伏龍頭均成為公司長期客戶。
金博股份科創板上市后,研發優勢越發凸顯。
金博股份公告稱,已能夠滿足目前市場中各尺寸類型硅片的應用需求,尤其是最新的“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同時公司40英寸產品已實現批量生產和交付,領先于市場1~2代。
當前硅片正處于從P型向N型迭代的階段。據金博股份介紹,由于N型硅片純度要求更高,在熱場環節需要在后端增加純化設備,公司定增項目規劃年產1500噸大尺寸高純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將面向N型硅片熱場前瞻性布局,隨著N性硅片占比提升,公司希望在N型硅片熱場環節實現量利齊升和市占率提升。
打開應用新領域
不過,因為金博股份此前產品完全鎖定光伏行業,在遭遇2013年“雙反”光伏寒冬、2018年“5·31”新政下的行業滑坡時,公司都受到影響巨大。
無論是為提高抗風險能力,還是要達成公司遠期戰略規劃,現在公司碳基復合材料在多行業、多場景應用布局都已經拉開帷幕。
按照規劃,光伏、半導體、碳陶汽車制動、氫能領域將成為公司產業延展的主要方向。廖寄喬說,“這就是驅動公司的4個車輪,前進方向是全球碳基復合材料的研發平臺。”
廖寄喬透露,未來上述四大業務板塊將各占25%的規模。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光伏高溫熱處理業務的營收為13.36億元。
那么,哪一項業務將最快成為公司業績第二增長曲線?
廖寄喬給出的答案是汽車制動業務的碳陶剎車盤產品。該產品正加速導入國內龍頭車企,目前處于市場推廣和進一步研發階段,因具備產品重量輕、制動性能好等優勢,將首先在中高端C級新能源車上推廣應用。
記者現場體驗,碳陶剎車盤相較傳統鑄鐵剎車盤輕了50%以上,這無疑對新能源車輕量化趨勢意義重大。
國內車企的“橄欖枝”已經拋來。6月6日,金博股份公告收到廣汽埃安新款車型的零部件試制啟動通知書;7月11日,公司稱收到比亞迪的開發定點通知書。此兩家車企均表示,選擇金博股份作為定點供應商,為其開發和供應碳陶制動盤等產品。
據介紹,目前金博股份已具備40萬盤碳陶剎車盤產能,預計明年會形成批量銷售。
半導體方面,公司積極開拓第三代半導體SiC晶體原料和熱場材料產業化項目。公告顯示,金博股份多項產品已通過硅基半導體材料制備企業的認證,并取得銷售收入。
氫能方面,公司產品序列包括:氫氣、儲氫瓶和氫燃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的氣體擴散層基體材料——碳紙。
金博股份介紹,子公司正進行5000立方/小時尾氣處理產能建設,項目完成后,每小時可產3000立方氫氣、每小時回收1000立方天然氣,預計今年底投產。
此外,6月8日,金博股份與神力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滿足氫燃料電池領域應用的碳紙、柔性石墨極板,以滿足神力科技對相關材料國產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產業方向外,公司目前正向鋰電領域用熱場材料進行研發布局。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