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9月24日,安陽鋼鐵公告稱,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推動公司特鋼轉型,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公司擬與包頭威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在河南省周口市設立合資公司河南安鋼龍都電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公司貨幣出資1.02億元,持股比例為51%。主要經營高磁感取向硅鋼、無取向硅鋼的生產銷售;新材料的研發及技術服務等。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的鋼鐵產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從規模上來看已經達到一個峰值,未來需要控制粗鋼產量,但是我國目前鋼材產品存在結構性問題,高附加值產品不足,很多還依賴進口。因此無論是從我國鋼鐵企業產品結構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方面,還是從我國發展高端制造方面來說,都需要鋼鐵企業開發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安陽鋼鐵研發生產高端的高磁感取向硅鋼和無取向硅鋼實際上是我國鋼鐵企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優化產品結構 改善盈利能力
安陽鋼鐵表示:“本次對外投資,符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對公司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近年來安陽鋼鐵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大特鋼發展工作力度。安陽鋼鐵十分重視電磁新材料方面的研究,成功開創了鍍鋅線全流程生產電磁新材料產品的先例,成為國內少數幾家成功掌握高磁感取向硅鋼全流程生產技術鋼鐵企業。
事實上,除此次在周口投資之外,安陽鋼鐵在河南省安陽市已規劃了電磁新材料項目且分四期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40萬噸無取向硅鋼和10萬噸高磁感取向硅鋼生產規模。據悉,一期項目今年6月份已投產,可年產20萬噸無取向硅鋼和5萬噸取向硅鋼軋硬產品,二期項目正在建設。
中原期貨高級研究員劉培洋表示,安陽鋼鐵投資高附加值的硅鋼產品項目,有利于改善其盈利能力。
半年報顯示,安陽鋼鐵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7.13億元,同比下降14.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63億元,同比盈轉虧。
安陽鋼鐵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鋼鐵行業面臨整體形勢為‘預期轉弱、需求收縮、疫情沖擊’,行業運行壓力加大。面對當前形勢,公司將加大高端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拓展力度,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加快工藝技術裝備升級,促進鋼鐵產業轉型,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布局,提高經濟效益。”
硅鋼市場前景廣闊
據悉,電磁新材料俗稱“硅鋼”,是電器元件的關鍵材料,主要用于電機、變壓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鋼是制造變壓器的核心材料,無取向硅鋼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機。
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高效節能變壓器市場空間大,高磁感取向硅鋼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景氣度高漲,無取向硅鋼應用規模明顯增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
中原期貨黑色金屬研究員彭博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地產投資進入下行通道,未來粗鋼消費將呈現下降趨勢,鋼企要提升盈利能力,就要轉型升級開發高附加值的特種鋼,高磁感取向硅鋼主要用于國家電氣化建設和無取向硅鋼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雙碳目標下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對于硅鋼的價格方面,中信建投期貨黑色研究員張少達表示:“硅鋼產量連年增長,并且近兩年增速也在5%以上,但是由于硅鋼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壁壘,目前硅鋼產量非常集中,鋼廠自身定價權非常大。在宏觀經濟及下游沒有大幅下滑時,硅鋼屬于典型的賣方市場。基于硅鋼的自身特點,供給端短期的變化對價格的影響非常有限。”
在張少達看來,目前無取向硅鋼價格跟隨普鋼出現下跌,但取向硅鋼還能繼續保持上漲,且價格創新高。在產量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下游出口需求非常強勁、電動機產量和出口也非常強勁,即使變壓器生產和出口表現一般,取向硅鋼的價格短期也難以下跌。一旦后期普鋼等價格開始走好,鋼廠在提高普鋼出廠價時,也會有提高無取向硅鋼出廠價的動力。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