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近日,有“醬茅”之稱的海天味業因海內外產品存在添加劑雙重標準而走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受此影響,10月10日也即國慶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海天味業低開7.99%,收報75.08元/股,日內跌幅達9.35%,截至收盤總市值約為3479億元。
中國食品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雙標”事件給包括海天味業在內的中國企業敲響警鐘,企業需要在一國一標和尊重國人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深陷“雙標”風波
公司數度回應
在國慶長假期間,海天味業陷入食品添加劑“雙標”風波中。有博主曬出國外所購海天品牌的醬油,配料表上不含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對比國內海天醬油的成分,配料表上含有谷氨酸鈉、苯甲酸鈉和三氯蔗糖等多種食品添加劑,旋即引發輿論熱議。
對此,海天味業很快做出回應。9月30日和10月4日,海天味業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海天味業所有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其所有產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由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法規標準不盡相同,對應的產品標識也有所不同,并不意味著哪國就一定比哪國好。
10月9日晚間,海天味業再度發布澄清公告稱,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國內的產品線種類更為豐富。
不過,海天味業的三度回應似乎并沒有完全打消投資者的疑慮。10月10日,海天味業跌超9%,成交量21.31萬手,超過此前三個交易日之和,市值蒸發超3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當日主打“零添加”調味品的千禾味業漲停。
“食品添加劑只要在國標的使用范圍之內,就是安全的,消費者不必‘談添加劑就色變’。”朱丹蓬認為,股價的走勢說明資本市場對海天味業的聲明并不太買賬,“雙標”事件持續發酵之后,對于海天味業后續整體的運營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雙標”事件對海天味業的沖擊是暫時性的。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股價下跌或是情緒上的反應,海天味業內在價值受到的影響有限。”
市值縮水超3000億元
面臨成本壓力
伴隨著食品飲料板塊的整體低迷,近年來海天味業的股價表現并不樂觀。自2021年1月份高點以來,截至2022年10月10日海天味業股價區間跌幅接近50%,市值縮水超3400億元。
在經營層面,海天味業正面臨著一定的壓力。2022年,海天味業為營收、凈利潤定下的同比增長目標均為12%。而根據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5.32億元、33.9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73%、1.21%,低于預期。
在最近一次的業績說明會上,海天味業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成本端,今年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一直處于較高位水平,由于經濟環境面臨不確定性,公司判斷采購成本下行的空間有限,難以呈現趨勢性下降,全年仍然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
以海天味業調位品主要原材料之一大豆為例,其價格年內經歷了較快的上漲。Wind數據顯示,自2月8日至9月30日,大豆現貨價從5183.68元/噸上漲至5889.47元/噸,上漲幅度約13.62%。
海天味業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為85.76億元,同比增長14.58%,超過9.73%的營收同比增速。
“餐館等機構消費者是海天味業的產品主要消費群體。今年以來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營收普遍下降,餐飲企業對于醬油的需求在萎縮,造成海天味業營收增速放慢。”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同時地緣政治和氣候影響糧食價格上漲,導致海天味業原材料成本上升速度快過營收增速。
中報還顯示,海天味業上半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38.05%,同比下降2.39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海天味業并非孤例。今年上半年,同樣從事醬油等調味品的企業中炬高新、千禾味業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2.26、6.84個百分點。
在增長放緩的同時,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海天味業的選擇也出現一定分歧。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共469只公募基金持有海天味業,合計持股約1.08億股,占海天味業流通股的2.32%,合計持股數較2021年末增長1398.88萬股。不過,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在上半年減持海天味業,例如,被稱為海天味業忠實“粉絲”的鄔傳雁管理的泓德豐澤、泓德遠見回報、泓德卓遠A上半年分別減持海天味業69.69萬股、59.11萬股、39.98萬股,信達澳亞基金、華夏基金旗下基金上半年持有海天味業股數分別減少135.91萬股、72.57萬股。
(編輯 張鈺鵬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