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群
今年以來,定增市場持續火熱。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前兩月(截至2月26日晚間)已有69家上市公司披露定增預案,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5%。
從行業來看,機械設備、房地產及建筑建材、基礎化工、電子行業等企業定增需求旺盛,公司數量位居前列;從募資金額來看,地產企業高居榜首;從企業屬性來看,18家國企參與其中,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50%;從具體方案來看,除了利用募集資金投向產業升級、技術改造等常規項目之外,今年國有企業紛紛展開新一輪資產并購,同時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控制權。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通過定增或其他再融資手段除了可以較快實現融資目標外,還能明顯提高資本運作成功系數。、
69家企業宣布定增計劃募資總額935億元
數據顯示,1-2月(截至2月26日晚間)A股有69家上市公司披露定增預案(以預案披露日為統計口徑),較2022年同期增長15%。從行業來看,機械設備、房地產及建筑建材、基礎化工、電子行業等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共有46家,占比總量接近七成。
這些企業緣何定增熱情高漲?或與企業自身表現及當下市場環境有關。
柏文喜認為,目前加快融資的行業與企業,主要是一些發展前景較好、盈利能力較強,以及希望實現擴大產能、改善和優化財務結構,推動業務轉型的行業與企業。
在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看來,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子設備等企業本身資產雄厚,在發展過程中后續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研發創新、擴大產能、擴張市場等業務,定增是比較有效的融資渠道,能夠快速獲得資金支持和保障。
從募資金額來看,69家企業合計募資935億元,其中地產公司募資金額高居榜首。
2023年以來最大的一筆定增募資金額來自萬科A。2月13日公司啟動定增計劃,擬募資不超過150億元投入建設11個項目及補流;2月24日中交地產也宣布將募資35億元投建5個地產項目及補流。中南建設、迪馬股份、新黃浦、天地源也紛紛加入定增隊伍,募資金額分別為28億元、18億元、17億元、12.5億元。
18家國企拋出定增預案數量同比增長50%
前兩月,定增市場的最大亮點無疑是國企的踴躍參與。數據顯示,有18家央企和地方企業宣布了定增預案,而去年同期僅有12家。融資目的涵蓋了項目融資、并購資產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玩味的是,絕大多數國企選擇向控股股東或其關聯方定向發行股份。如福能東方,公司向控股股東佛山控股集團發行股份,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中航電測宣布擬向航空工業集團定增收購優質資產。此外,國旅聯合、四川金頂、昊華科技、海螺新材、三木集團、中直股份、富春環保、雙環科技等也都紛紛宣布僅向控股股東定向增發。只有中交地產、中國能建、凱立新材、天地源、新黃浦尚未確定具體增發對象。
國企迸發出定增熱情并非偶然。2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下一步國企改革重點將放在三大領域:一是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二是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國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上市國企需要通過戰略轉型來適應新的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內外雙循環下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定增能夠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支持,通過產融結合、融產互動,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張新原對記者表示。
(編輯 袁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